1.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
2.农历,是中国现行的近现代历法,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参考太阳回归年为一年的长度,并加入24节气与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农历融合阴历与阳历形成为一种阴阳合历历法,因使用“夏正”,古时称为夏历。
3.农历最早源自何时暂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典籍,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战国时期或两汉之间的《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历书。
农历是从夏朝开始的,所以农历也叫夏历。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就是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夏朝之后的商、周、秦、西汉初都分别提前,直至汉武帝颁行《太初历》,才又恢复夏王朝历法的原有月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