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函数,是一个固定的一个程序段,或称其为一个子程序,它在可以实现固定运算功能的同时,还带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所谓的入口,就是函数所带的各个参数,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入口,把函数的参数值代入子程序,供计算机处理;所谓出口,就是指函数的函数值,在计算机求得之后,由此口带回给调用它的程序。
概念
如sin(30)=0.5,这里的30就是函数的参数值,它将由入口传给计算机,供计算机处理,而0.5就是函数值,它将由出口返回给调用这个函数的程序。另外,我们数学里的函数是固定的那些,而计算机中的函数,可以根据其运算功能,由我们自己去定义,只要是运算功能是固定的,我们就可以把它定义成一个函数,这样可以避免相同的程序段在程序中重复出现,在需要它时,只需要调用相应的函数就行了。这样不仅可以使我们编写的程序精简,而且可以使我们的程序更富有可读性。
1、查找重复内容
=IF(COUNTIF(A:A,A2)>1,"重复","")
COIUNTIF函数用于统计一个区域中符合条件的单元格个数。
先使用COIUNTIF函数计算出A列区域中有多少个与A2相同的姓名。然后使用IF函数判断,如果COIUNTIF函数的结果大于1,就说明有重复了。
2、重复内容首次出现时不提示
=IF(COUNTIF(A$2:A2,A2)>1,"重复","")
COUNTIF函数使用一个动态扩展的引用范围A$2:A2,随着公式向下复制,这个区域会不断扩展,依次变成A$2:A3、A$2:A4、A$2:A5…… ,也就是统计自A2单元格开始,到公式所在行这个范围内,有多少个与A列姓名相同的单元格。
如果是某个姓名首次出现,则COUNTIF(A$2:A2,A2)的计算结果等于1,如果是重复出现,则结果必定大于1,
最后再用IF函数判断,COUNTIF函数的结果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就返回指定的内容“重复”。
3、根据出生年月计算年龄
=DATEDIF(A2,TODAY(),"y")
TODAY函数返回系统当前的日期。
DATEDIF函数以A2的出生年月作为开始日期,以系统日期作为结束日期,第三参数使用Y,表示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整年数。
4、根据身份证号提取出生年月
=--TEXT(MID(A2,7,8),"0-00-00")
先使用MID函数从A2单元格中的第7位开始,提取表示出生年月的8个字符19720516。然后使用TEXT函数将其变成具有日期样式的文本“1972-05-16”,最后加上两个负号,也就是计算负数的负数,通过这样一个数学计算,把文本型的日期变成了真正的日期序列值。
如果单元格中显示的是五位数值,只要设置成日期格式就好。
5、根据身份证号码提取性别
=IF(MOD(MID(A2,17,1),2),"男","女")
先使用MID函数,从A2单元格的第17位开始提取1个字符,这个字符就是性别码。
然后使用MOD函数,计算这个性别码与2相除的余数。
如果IF函数的第一个参数等于0,IF函数将其按FALSE处理,返回第三参数指定的内容“女”。如果不等于0,则按TRUE处理,返回第二参数指定的内容“男”。
6、计算90分以上的人数
=COUNTIF(B1:B7,">"&D1)
特别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