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影片的背景应该是改革初期,此前社会过于突出集体,强调一致已是不争的事实,讲求个性恰恰是当时社会所难以接受的,放在这个大框架下,“一刀切”与“个性”不是首要问题。
就当时乃至今天在大多数学校,教师管理着庞大的班级,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不准一刀切,必须因材施教,那么教师的工作与负担何时是个尽头。
如果真一刀切也就算了,可美其名“一碗水端平”促进教育公平。可影片中一位很有派头的家长到校看望孩子时,像领导视察般指指点点,老师们则一个个唯唯诺诺,当问及“这孩子(方枪枪)咋没小红花”时,马上就“明天大家都有一朵小红花”。这种现象荼毒至今,远甚于“一刀切”,孩子最终会有自主意识,“一刀切”切不断孩子的成长,而这种另类的“区别对待”给孩子们贴上了无形的标签并深深影响着今天的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