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太平公主让李旦改立太子,李旦没同意。
李隆基是太平公主通往皇帝之路的障碍,于是太平公主不断构陷李隆基,想让李旦改立太子。
对于太平公主的建议,李旦仅是一笑而过,根本不采纳。
二是太平公主安插耳目在李隆基身边,抓他的小辫子,逼李旦废太子,没抓到。
这件事,李隆基自己很清楚,因此,他做事更是谨慎,不留话柄于人。
不过光这样做还是不够,李隆基开始反驳,他让依附他的大臣向李旦建议,太平公主应安置到洛阳去。其意是想让太平公主退出政治舞台。
结果,李旦也未同意。
如此一来,太平公主深恨李隆基,而李隆基也知道太平公主早晚会对自己下手。双方都剑拔弩张,矛盾更为尖锐。
三是太平公主有意制造李旦和李隆基的矛盾,没制造成。
太平公主一计不成,又使一计,说夜观天象,发现星位变化,预示着太子即将登位。太平公主这一计够狠,为什么呢?
但凡做了皇帝的人,对皇权的占有欲极强,几乎没有人舍得放手。如果说太子要登基,这就等于说太子要造反。皇帝当然不允许太子对皇权有非分之想,所以从古至今,凡是这样构陷太子的,没有不成功的。
可李旦却偏偏是个例外。他竟不顾太平公主等人极力劝阻,执意把皇位禅让给了李隆基。
四是太平公主准备毒死李隆基,没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