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能有2个春节吗,未来的一年可以过2个春节吗

首页 > 社会-民生 > 作者:YD1662022-11-29 23:07:55

冯志亮,笔名禾子尼,号渤海居士,1980年出生于河北秦皇岛,现居北京,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冯志亮先生是著名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姓名学专家、当代著名诗人、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

冯志亮先生是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冯志亮先生现担任华夏易经研究会副会长兼北京分会会长,中华儒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北京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青年发展促进会荣誉会长,东方孝道文学院荣誉院长。冯志亮先生还同时担任时代文学杂志社总编,中国名家杂志社荣誉总编,中国炎黄文化报文学总顾问,中国文化新闻报编委会副主席。冯志亮先生兼任中国姓氏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华北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传统礼仪促进会理事。冯志亮先生同时兼任北京汉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燕南艺术学院终身教授,北京海图书画苑首席文化顾问,中国诗词协会终身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

冯志亮先生还是挪威国立艺术家协会外籍会员,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荷兰皇家文学院高级学术顾问。冯志亮先生的历史文学作品曾多次刊载于中国文联创办的《神州》《中国魂当代名人专访特刊》《中国当代文学家》《北京文化》等期刊。曾被中西文化联合会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AAAA级宣讲人”荣誉称号。

2013年冯志亮先生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特聘教授,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冯志亮先生涉猎广泛,书法绘画造诣深厚,并痴迷于文学历史,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易经新解》《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厚葬微信微博》,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五百零四部,《中华姓氏家谱》三百余部。

春节年味愈浓。祭完灶,扫完尘,沐完浴,理完发。写春联、贴福字、包饺子,大江南北全民庆祝。

春节,是为农历新年,在我们国家,没有比这个再重要的节日了。然而,号称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这个名称诞生不过百年而已。

春节本名为“元旦”

在中国古代,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本来是叫“元旦”。对,就是阳历新年的那个元旦。而现在的公元纪年,在民国以前基本就没有概念,更别说什么情人节圣诞节了。那时以“干支纪年”,再与皇帝年号相结合,甚至有的人都没听说过还有所谓的阳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干支辛亥年,年号为清宣统三年),清政府被推翻,次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民国建立。

为使新国家与国际接轨,改用公元纪年,以阳历的1月1日为岁首,倡导大家要以这一天为国家最隆重的节日,不要再过农历新年“元旦”了。可是老百姓们不买账,认可度几乎没有。曾有民国对联这样写:男女平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也难怪,“元旦”一词虽最早记载于《晋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3000多年了。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那才是一年的真正开始,哪能说不过就不过。

新政府觉得这样不成,大家不是热衷“元旦”吗,好了,把阳历1月1号改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起了个生疏的名字春节,意为春天的节日(叫春节不是很合理,尤其今年,正是最冷的三九天,离春天早着呢)。

就这样,元旦和春节才变成现在的样子。虽然元旦的时间有了变化,可那个过了几千年的农历年,在人们心中还是无比的重要,老元旦不比从前,新春节却一如既往地隆重。

故事刚刚开始。马上又到春节了,要说这些年来,生活节奏加快,年味多少有些淡,到了春节似乎只剩下一张能吃的嘴。

还记得小时候那些有趣的过年仪式吗?当然,地域不同,习俗不同,其中有三种,很是讲究,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大家看看,你的家乡是否有这样的传统。那就讲一讲因古人遗留,而至今依存的过年“不解”习俗。

大年夜烧纸到底为哪般

年三十晚上去坟地烧纸(也有在家门口烧的),说是请祖宗和过世亲人回家过年,这是北方诸多老一辈人的习俗。恐怕年轻人理解不了,可很多地区真就这样。

中国人崇拜祖先,年夜饭时,都要挂上祖宗画像,打开传世家谱,先拜祖,再进餐。然而这除夕夜烧纸,原本却不是真正为了祭祖。

汉武帝时期,有一个奇葩的大臣名叫东方朔。对的,就是电视剧《大汉天子》中由陈道明演的那个半人半仙的传奇人物。历史上的东方朔却与此有很大差异,他言行多有不解,处事异于常人,还称自己是天外来客、大隐于朝。

东方朔一直担任皇帝侍从,官儿不大,俸禄不高。汉武帝总是把他当俳优看待,但也经常赏赐一些丝绸钱粮,他把这些财物都积攒起来,等到每年除夕之时,拿出其中一半,摆下最丰盛的饭食来款待自己的妻子。

这年夜饭,虽没有龙肝凤髓,也堪比宫廷国宴,别说普通百姓家,纵然王公大臣也未必吃的起。

这做妻子的平日里从未过如此场景,自然是万分高兴,夫妻共饮,一醉方休。真是绝世好丈夫啊。可谁又知晓,一觉醒来,除夕刚过,新年伊始,东方朔一纸休书,让老婆永久的回娘家了。然后他拿出另一半的存款,全部用来娶下一任妻子。对,年初一上午办离婚,下午就办喜事。

年年如此,在长安城传开了,都议论纷纷。但东方朔还是毫不收敛,一如既往。

这一年,又娶到了一位妙龄女子,才貌俱佳,聪明灵慧。转到年底,东方朔故伎重演,满桌饭菜,与娇妻共饮。这女子对他夫君新年休妻之事早有耳闻,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时,说是更衣暂别(就是上厕所)。

东方朔左等不来,右等不来,遂离席寻找。刚出房门,看到这位明天即将被休了的妻子在门口烧纸钱(那时候还未发明纸,纸钱也是麻布草浆混合制作的)。这大过年的怎么做这种事?东方朔大为不解,又非常生气,连忙质问。

那女子回答说:“妾身听闻夫君出身清贫,门第不高,又未曾得到祖上福荫,乃至在朝中只做郎中小官。但夫君大才,看朝中重臣皆凡夫,叹自己不得志。夫君俸禄低微,然待我极好,今年年初刚迎娶我时,把所有金银全部给我娘家,自己却睡草席,吃冷食。妾听闻祖宗新年子时会下凡显灵保佑子嗣,故在这里烧些钱,一让先人阴间富贵,二让贱妾尽尽孝心,三让……”

这女子说的头头是道,还挺在理。东方朔更是奇人一个,越听越觉得对,夫妻二人就一同烧,不知烧了多少,直到天都快亮了他们才回房休息。

这一觉,睡到午时之后,东方朔来不及上午休妻下午迎娶了。再说,刚祭祖马上娶媳妇,古人是忌讳的,就这样,这女子奇迹般的留了下来。

东方朔新年未娶,汉武帝知道这事后,颇感兴趣,金口一开,升任东方朔为太中大夫。东方朔因此认为是妻子贤惠,祖宗显灵,再也没有休妻了,这可不是传说,有一定史籍记载的。

后来在民间传开,大年夜烧纸祭祖,家庭和睦,妻子不被休,来年升官进财,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习俗,传承至今。现在北方大部分地区还保留着,相信有很多朋友能找到共鸣。

除夕不动刀剪原来如此

很多地方,尤其在农村地区,一直流行着这样的习俗。从除夕到初一,不能动刀、剪,甚至有的地方连菜刀绣花针都不能动,理由是避免财路被剪断了,得不到祝福,来年受穷。至今,一些地区的老年人还如是地坚持着。

这是为哪般,过年不能用菜刀的话,年夜饭怎么做啊,过年岂不变成了痛苦的事情,要说这个风俗确有出处。

当年蒙古铁骑踏遍神州,元朝建立。王朝初建,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把人分四等,蒙古人至上。还按照职业分成九级,“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把读书人儒生排在了娼妓之后的第九级(文革时称文人为“臭老九”即因此而来),可见对汉文化打压至深。

蒙古人打仗虽然英勇,但毕竟总共人口不过百万,总怕有一天汉人会造反,所以禁止汉人私藏兵器。不仅如此,就连平时做饭的菜刀也不能随便使用。规定每五户人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邻里之间”即源于此),一里二十五户人家只能用一把菜刀,用铁链栓在邻里最大一颗树下,谁家要用,就都得端着菜板,到这里切菜切肉。

平时百姓也就忍了,可是到了过年,家家炊烟不断,再穷也得做年夜饭啊,而且不仅一时、一处用到刀具。所以,到除夕之时,邻里众人都聚到大树下排队等着用刀,村村如此,人们怨声载道,议论纷纷。

这下可把元朝政府吓到了,认为这是汉人在非法集会,密谋造反。若不解决,倘有人振臂一呼,大元朝岌岌可危了。为解此急,也为安顿人心,遂颁布了一条妥协之策。除夕之时,凡百姓不动剪,不用刀,不触铁器者,即可向当地县府衙门领取粮肉,以备年货,并得到祝福,还能得到些许赏钱。

百姓非常欢迎这一政策,更有将自家剪刀、针线都暂缴府衙,待年后取回,以表忠心。只要除夕到初一不动刀剪,来年钱粮丰盈,能进外财。因此,慢慢继承下来,忘记了当初的起因,而成为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当然,现在很少有人家这么做了,一是脱离了迷信,二是毕竟太不方便啊,不然大年夜就要吃手抓饭了。

正月理发死舅舅本是讹传

从小就听过这样的故事:一个小孩不听话,正月里,非要剪头发,结果,他舅舅被妨死了。

这个说法相当久远且普遍。每到正月里,全国绝大部分理发店停止营业,直到所谓的二月二龙抬头时,理发师才高调回归。

无论真假,长这么大从来没敢在正月理过发,不怕舅翻脸,就怕妈急眼。怎么会有这样的传说呢?话还得从清军入关时说起。

汉民族受儒家和孝道影响,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成年之后无论男女都不会剃发,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直到明末,北方女真民族兴起,建立汗国,国号为“金”,史称后金。第二代大汗皇太极时,称帝,改国号“大清”,改族名“满洲”(是满洲族,满族是简称),并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髻也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编成长长的辫子。意为“扫清四夷,德满九州(洲)”。(中间发髻是正统,四周发髻是蛮夷,所以得把它们“清”了)

1644年,北京太和殿换了主人。为了统治汉人思想,这种发型要在全国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头匠,清政府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掉头旗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若不去发者,剃头匠有权利砍下对方头颅挂在旗杆上示众。

在满清高压政策之下,不敢不从,一些文人士大夫也不再高喊“头可去,发不剃”了。而是用一种隐性的方式来进行反抗。新年第一个月,是汉传统遗留最多的月份,讲究多,仪式活动也多,为此“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汉民族文化和前朝的思念,本意为“思旧”,思念过去旧传统和旧王朝。

但后来不知是为了掩人耳目,还是因“思旧”与“死舅”谐音而以讹传讹,本为思旧的正月不剃头,不知何时变成了正月不理发,理发死舅舅。

大清朝都亡了一百年了。新时代的今天,男女发式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限制。留长发剃光头都没人管,但这个略有搞笑的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不管怎样,为了能让老妈舒心,正月里还是留着头发吧,等到了二月份再打理。给个建议,最好是二月初一去理发,别都等第二天龙抬头,那时去理发店扎堆排队不说,理发师累的也都手软,发型得不到保障。

过年,叫“元旦”还是叫“春节”不必计较,大年夜烧不烧纸也顺其自然,至于最不人性化的习俗除夕不动菜刀,早已成为过去,只要团圆喜庆就好,一家人其乐融融和和美美才是最重要的。再补一句,至于正月理发嘛,还是算了,纵然老妈开明、舅舅不嫌、美发店营业,但毕竟春节不是春天,剪短了冷啊……

好了,故事讲到这里其实刚讲了一半,下面着重说说有关春节的一些传说吧,让大家感悟一下中华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还神奇飘逸……

熬年守岁传说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万年历法传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

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

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

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桃符传说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容初日的光亮。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

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

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

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

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贴春联、门神传说

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

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由于中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过年了,祝福大家节日快乐……

“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古时候所谓的“年成”指的就是这个。因此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岁一熟,所以“年”与岁在日期数量上有相同周期了。上古的中原地区和藏族都是过年,后来变成了过岁(说法还是讲“过年”)。

年在古代中国传说中是消灭了凶猛怪兽夕的神仙。夕在腊月三十的晚上来伤害人,神仙年与人们齐心协力,通过放鞭炮赶走了“夕”。人们为了纪念年的功绩,把三十那天叫“除夕”,即除掉了猛兽夕,为了纪念“年”,把初一称为过年。

“年”的含义

出自农业生产、谷物的生长周期计时。许慎(东汉)《说文解字》注有:“年”谷熟也。公历年365天—366天,农历354—355天,公立年与农历年之间有11-12天的差异,故在19年中安排7个闰月。2004年是闰二月,2005年无闰月,属于平年。传说中的“年”是怪物,因此有守岁,踩芝麻杆、放爆竹,起源于远古人类与野兽的斗争,野兽怕火、红色和声响。王安石的《元日》有对年的描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的民俗与功用

1、年时间和称呼的演变

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夏代在农历正月初一,商代在农历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农历十一月初一”。汉武帝时,规定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秦和汉初为农历十月初一(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

南宋时吴自牧《梦梁录》中记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新年’”。辛亥革命后,(1913年)正月初一,汉称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叫新年,至今已有92年历史。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正式将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

北京有民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大字(对联)。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炖锅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2、过年的习俗

过年的敬拜习俗有祭灶、拜门神、拜财神等。

关中地区祭灶有扫房,献灶饼、火土糖、燃烛焚香的习俗。北京设有草节、料豆、关东糖上供,将灶王像烧掉,初一的五更时分,换一张新的灶王像。全家一齐拜,并说:“辛甘臭辣灶君莫言。”民间另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门神有传自印度佛教的左神荼,右郁垒,民间有:秦琼(白)尉迟恭(黑)。

传说,唐太宗东征,征辽东打高丽,兵败,死伤几十万,败回,经北京,夜梦将士索命,建悯忠寺(今法源寺)返归长安,仍有恶梦……不忍二将守门,乃绘像,后百姓仿,成俗。正月初二,家家祭财神,有小孩上门送财神,如不想要,不能说,只告诉“已有”否则不吉,祭时以鸡、活鲤鱼,当日吃馄饨,其形似元宝,取其吉利。

过年有剪纸、窗花的习俗。其中剪纸年画是我国节日的的重要特色。剪纸、窗花、福字的来源是姜子牙封神后,妻子讨封为“穷神”,告之“见破即回”。后人为避穷神,将纸剪破在上,现改为剪纸,下有流苏穗子,免祸招福(贴在门框上)。

剪纸颜色以红色、黄为主,取其喜庆,又避鬼怪。题材众多,有花卉、虫鱼、鸟兽、戏剧故事、传说故事,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其图案反映的寓意一般为五子登科,连年有余,福禄寿喜如意等,另有很多反映生产、生活题材的作品。

年画的三大产地为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阜、苏州桃花坞木刻。另有:福建漳州、广东佛山、四川绵竹、广西柳州、安徽宿县、山西晋南、浙江绍兴等共十处。

还有一些散落的年画产地:如陕西户县的剪纸,湖南的木版年画等等,由于制作的规模和传承,已濒临消亡。

过年有贴春联的习俗。楹联又名春联、对联。第一春联据清人《楹联丛话》、肇于五代之桃符: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五代十国后主皇帝孟昶所作。孟昶字保元,名仁赞,934-965年在位,出生于太原,为孟知祥第三子,父亲病,他接管,即位。

在四川势力不小,生活极奢靡,溺器亦饰珍宝,宋军攻入蜀中,举手投降,俘至开封后死。孟昶一生评价不高,唯有一副春联留下。

此联作于公元964年除夕,孟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孟昶的事迹说明,不可因人废贤,因事废人。另徐霞客作有: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干仞,无欲则刚。

春节期间还有很多娱乐社交活动,其中有厂甸、庙会、风车、空竹、风筝、高跷、耍狮子、放鞭炮等。过春节全家团聚,远在异乡的人,只要有机会一定要回家,这也是中国每到春节在铁路、交通部门开展的春运大批人返乡回家过年的缘由。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除夕这天,要有祭祖,接灶王等等仪式,同时伴随着铺天盖地的鞭炮声。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各家的煮饽饽(饺子)也下锅了,三十晚上,北京还有不扫地的习俗,不论花生、瓜子皮,一律扔在地上,院子里也铺上芝麻杆,谓之“踩岁(祟)”。

正月初一扫地,要从门口往屋中央扫,堆成堆儿在装入垃圾筐、袋,谓之聚财。

拜年,是过年的重要习俗。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

今日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一般来说分三部分,一拜家族中的长辈,二拜亲戚中的长辈,平辈互拜,三拜朋友、邻里(相互拜访)。另外,年龄稍长者还要接受子女晚辈的弟子的拜年。

过年期间的饮食也大有讲究。饮食包括饺子、年糕、饮食、果品等。

初一吃饺子,饺子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文字记载这一名称的是明张自烈《正字通》“今俗饺饵,屑面和饴为之,干温大小不一,或谓之粉角。“饺子”的古称:“牢丸”,丸是肉馅之意,三千年前商代,1959年新疆土鲁番唐基(阿斯塔那)出土了一碗偃月形的饺子,与今天的完全一样,1986年再次在此地出土,说明此食已进入西域,并进入百姓家。

饺子,最早于春秋时期出现:山东滕县薛国攻城:薛国群墓的铜礼器中,有一锈蚀了的铜簠,(古代盛主食的器皿)打开看,长5—6厘米,宽3.5—4厘米,整齐排列,有两耳。长方形的青铜容器曰簠,圆形曰簋(盛汤用)。

饺子,寓意:“更岁交子”(三十晚上包饺子)“破”要说“挣”,在饺子里面放钱币、糖块,意味着发财、甜蜜。初二、二月二吃面条,一是取“长”来长往之意,二是取顺利之意。甘南水乡,新媳*临盆,手捧面条过三桥,名曰“过桥面”能顺利生产;在山西,新婚三日,新人双双回门,岳母做拉面,希望小两口拉在一起永不分离,生日吃面,取寿长之意。

一年能有2个春节吗,未来的一年可以过2个春节吗(1)

一年能有2个春节吗,未来的一年可以过2个春节吗(2)

一年能有2个春节吗,未来的一年可以过2个春节吗(3)

一年能有2个春节吗,未来的一年可以过2个春节吗(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