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并渤海国之后,契丹完成了统一东北和蒙古高原的历史任务。而后辽太宗耶律德光从后晋手中拿到了幽云十六州,大辽帝国版图基本形成。
为了加强对庞大国土的控制,耶律德光将原本的都城,位于西拉木伦河流域的皇都更名为上京临潢府,在今辽宁省辽阳市修建了东京辽阳府,把幽州(今北京)更名为南京析津府。
辽从后晋手中获得燕云十六州影响巨大
这之后,中原政权对东北政权便失去了地理屏障
战略上长期被动挨打▼
澶渊之盟后辽宋关系趋于稳定,为了方便两国交往,也为了加强草原和汉地的联系,辽圣宗又建立了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作为上京的陪都。又为了防御北宋和西夏国,建造了军事防备功能为主的西京大同府。
这也就有了开头说道的五京组合
五京有各自的地域和分工
这一制度颇适合辽这样“一国多制”的政权▼
从耶律阿保机建上京城,到西京大同府建立历时126年,辽五京的格局终于形成。五座京城加强了辽统治集团对于其管理范围内的影响力,契丹、汉、奚、沙陀、靺鞨、高句丽等各个民族在辽五京内交流、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辽人”。
辽宁实现了一种以前未曾实现的融合 分治模式
并在中原文化和佛教的影响下逐渐汉化
(辽宁-义县-奉国寺)
(图片来自:味素 / 图虫创意)▼
繁华的临潢府
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契丹人也有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性。在辽建国之后,契丹皇族就开始了他们独特的行为——四时捺钵。
捺钵是四季狩猎场所的皇帝行营,皇帝按照不同的季节返行余不同的捺钵狩猎游牧,震慑四方。“宫廷”是一个巨大的可移动性城市,它由帐篷组成,并由一长列牛拉四轮车来驮载。
当然,这种统治中心到处迁徙的模式并非辽人独有
而是游牧民族政权的一种通行统治方式
(图片:shutterstock@vkilik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