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跨热带气候带、亚热带气候带和温带气候带。南北方的气候差异造成了气候特征、历史文化、甚至人民的风俗习惯都各不相同。也正是因为气候的差异,也造就了我国南北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显著差异 ,其中在人文景观上,又以南北方的民居建筑差异最为明显。
虽然小编我身为地道的北方人,但是对于南方的民居建筑一直很向往,特别是其中的徽派建筑更是令我如痴如醉。徽派建筑究竟有哪些显著的特点,深深的吸引着我呢?下边的文章就“徽派建筑特点,为您略说一二”。不知是否会引起您的共鸣?!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明代汤显祖曾于徽州如是言。古徽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有人把这里比作诞生了孔子孟子的山东曲阜和邹城,称徽州为“东南邹鲁”。徽州建筑,是长江流域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是留存至今最有特色的古建筑,它的建筑特点,值得我们探寻。
徽派建筑又称徽州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徽派建筑聚族而居,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四周高墙围护。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传统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
- 民居——粉墙黛瓦马头墙
白色的墙、黑色的瓦、墙顶马头墙,这样的建筑外观是徽派建筑的独特之处。白和黑的色彩朴素却显得落落大方,墙顶翘起的马头墙,虽为防火而设计,更是增添了不少和谐之美的意境。
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黑瓦白墙,飞檐翘角
- 装饰——砖雕木雕与石雕
徽派建筑中最精华的部分——称作“三雕”的砖雕木雕石雕,也是古建筑艺术中最灿烂的篇章。在徽州,无论是古民居、祠堂或牌坊,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以精美雕饰图案为装饰的建筑处处可见。其雕刻内容广泛: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八宝、博古;题材众多: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品茗宴饮;技法多样: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等。雕刻修饰后的建筑,独具一种空间感与韵律感,也显得典雅与华美。
无墙不雕花
- 居家——高宅天井与大厅
高宅,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徽派民居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
天井,取“四水归堂”之吉祥寓意
徽派建筑的形成过程,受徽州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和人文观念的影响。徽州一地曾发生过中原文明与古越文化的交流融合,其建筑融合了越人“干栏式”建筑格局与中原的“四合院”形式,结合徽州山环水绕的地理环境,逐渐形成了徽派建筑的早期形式。后徽商崛起,经商致富归乡的徽商,在建筑中加入自己对理想住宅之布局、结构、内部装饰、厅堂布置等的看法,使早期的徽派建筑发展形成为最终不仅具有实用性亦具有文化内涵的的建筑体系。
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以其独有的粉墙黛瓦马头墙成为古典、简约、大气的代名词。
注:本文部分内容来源“南京财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南北方建筑差异的调查”,版权归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