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同样是8个棋子,在角部可以围住12目空;在边上,可以围住8目空;在中腹,只能围住4目空。
这就是“金角银边草肚皮”。
角部,围空效率自然是最高的;边则次之,中腹最次。所以,在布局的时候,第一手棋一般下在角部。
如图,A至H,是三三、小目、星、目外、高目、三六(超目外)、四六(超高目)、五五。
以上8个选点,均有作为布局第一手棋,在围棋棋盘上出现过。其中,三三、小目、星、目外、高目常见,超目外、超高外、五五不常见。
不管怎样,以上选点,皆以角部为根基,或多或少向边、向中腹发展。
总有人不想走寻常路。
在实际对局中,我曾遇过以边上星位作为布局起点的对手。
我在实战中遇过的边上星位布局
依据上面的棋理,白棋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稳当地发展角部,阻止黑棋中腹发展。除非对手比自己的棋力强很多,不然,这种布局,不见得占优。
3、历史中国古代对局采用是“座子”,又名“势子”“置子”“角子”等。就是在对局的时候,黑白双方在棋盘斜对角的星位各自放置二个子,如下图。
座子
放置座子后,一般由白棋先行,也可黑棋先行,小飞挂常见。
如下图,展示的是两局古谱,左边的“万寿图”是黑棋先行,右边的“长生图”是白棋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