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鸫怎么养不闹笼,乌鸫笼养还是架养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3-01-05 15:59:34

鸫龟先生养的乌鸫小黑和二黑

去年鸫龟先生所养的乌鸫,名字叫小黑,发生的一件事情,至今全家回忆起来,还会忍不住哈哈大笑。小黑前三个月是散养的,基本天一亮,就会飞下来呆在鸫龟先生旁边玩耍。没事的时候,我也会逗逗它,和它玩一会。因为当时是夏天,鸫龟先生为了凉快,索性理了个短发。小黑兴冲冲飞过来找我玩,结果看见我以后,立即哇哇大叫而去。我招呼了好大一会,它才慢慢反应过来,那意思仿佛在说:“原来是你啊,吓死我了”。全家人忍不住大笑,别人的鸟都是闻声识主人,你养的这鸟竟然只记长相,剪了头发就不认识了。乌鸫就是这样,非常容易发神经。

乌鸫怎么养不闹笼,乌鸫笼养还是架养(5)

小黑养的很熟,但仍会撞笼

正是由于乌鸫容易撞笼,经常变得不认识主人,所以大家都认为乌鸫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其实并不是这样,乌鸫经常撞笼是真,但都是有原因的。撞笼也与是否能养熟无关,乌鸫是可以养熟的。去年我养的小黑,就比较熟,也很粘人,但也会撞笼。那么乌鸫为何这么“喜欢”撞笼呢?虽然都是撞笼,但乌鸫雏鸟和成鸟,原因各不相同,下面我们依次进行分析。

二、乌鸫雏鸟撞笼的原因

许多人发现自小养大的乌鸫,开始怕人、撞笼以后,都觉得心理受到了伤害,说乌鸫是养不熟的白眼狼,白瞎了自己辛辛苦苦喂养它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雏鸟撞笼并非乌鸫独有,常见的八哥、画眉、鹦鹉等各种宠物鸟都会撞笼,这是一种鸟类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并不是什么白眼狼。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看自然界中乌鸫雏鸟的生活史,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

乌鸫怎么养不闹笼,乌鸫笼养还是架养(6)

雏鸟撞笼表示长大了

每只雏鸟都是从鸟蛋开始生命的,乌鸫妈妈从产下第一颗鸟蛋开始,经过约4-6天,产下4-6枚蛋。然后经过约2周时间孵化,雏鸟开始破壳而出。经过约半个月的饲养,雏鸟陆续离巢。在之后大约两三周时间内,乌鸫父母会教小乌鸫飞翔、觅食、躲避天敌等方面的生活技巧。在小乌鸫出壳四十多天后,该教的、该学的,都基本完毕,这时鸟父母不再喂食雏鸟,而是让它们自食其力、自立门户。从此,乌鸫雏鸟们就开始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独立生活。以上就是自然界中,乌鸫雏鸟的基本生活史。

而我们笼养乌鸫雏鸟撞笼,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个时间大约是乌鸫一个多月大的时候(自出壳算起)。此时雏鸟已经学会了自己吃食,不需要各位铲屎官再填喂了。当我们暗自高兴,小鸟终于会自己吃食了,不需要我们再劳神费心了时,也就是乌鸫雏鸟开始撞笼的时候。当头一瓢冷水,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原本很乖的鸟儿,突然发疯了一样撞击笼子,严重的头破血流,这是怎么了?难道真是传说中的白眼狼?

乌鸫怎么养不闹笼,乌鸫笼养还是架养(7)

小黑曾经撞的头破血流

其实,对照自然界中的乌鸫,我们就明白了。笼养乌鸫开始撞笼的时间,正是野外要离开父母,自立门户的时间。这是鸟儿亿万年来自然演化出的天性,长大了就要离开家自力更生。所以,当雏鸟开始撞笼时,那么需要恭喜,乌鸫已经不再是那个少不更事的懵懂鸟儿,它已经长大了,想离开家(鸟笼),去开创它自己的一片新天地。这才是乌鸫雏鸟撞笼的根本原因,天性使然,绝非什么白眼狼。

因此,撞笼是雏鸟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躲是躲不掉的,耐心等待撞笼结束即可。从雏鸟开始自己吃食,到换羽期结束,这段时间就是我们所说的撞笼期,也叫反生期。等旧羽毛褪掉,新羽毛长出后,撞笼反生期也就结束了。那时乌鸫就老实多了,轻易不会乱撞了。虽然大家都在说撞笼期,但鸫龟先生认为换成“逃笼期”更为贴切。乌鸫的目的不是撞,它只是想离开笼子,结果被笼子框住了,只能撞了。

雏鸟撞笼是自然天性,是鸟儿可以自力更生了的标志,那么成鸟撞笼又是怎么回事呢?成鸟撞笼与雏鸟原因不同,更多的是与乌鸫的性格有关。

三、乌鸫成鸟撞笼的原因

当乌鸫雏鸟把出生时第一次长出的花羽毛,褪换成全身黑色的新羽毛后,我们就可以认为乌鸫已经变为成鸟了(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划分)。与经常撞得头破血流的雏鸟相比,成鸟就稳当多了,撞笼频率下降了很多。撞笼不再是规律性的、经常性的行为,变成了偶发性撞笼。原因与乌鸫这种鸟自身的性格有关。

乌鸫怎么养不闹笼,乌鸫笼养还是架养(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