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很多人有过这样一种神奇又诡异的经历,在日常生活中,某一天碰到某个陌生人或者来到某个陌生的地方,明明眼前的人和场景是第一次发生,却有一种异样的熟悉感。你百分百确定没经历过,却冥冥之中觉得似曾相识,好像在前世或者梦里见过。
比如你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眼前成百上千张陌生的脸,却突然发现其中一个特别的眼熟,但就是想不起什么时候见过,好像是前世的记忆,或者是在梦里碰过面。
不仅是陌生人,很多地方和事情也是如此,你明明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或经历这个事情,却怎么看怎么眼熟,像上辈子或梦里来过。
我相信有很多人应该都会有过这样类似的感觉,仿佛在梦境里预演过未来,当它真的发生的时候,就会觉得很熟悉,似曾相识。
根据不同国家的调查,全世界65%-70%的人经历过类似的“熟悉的梦”。有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类似这样可预测未来的梦的发生频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一般高频率发生于15-25岁左右。
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是一个人前世记忆的闪现,或者是灵魂存在的证明。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二、解梦:关于对梦的研究有很多,如同研究人的生死一样,一直是古今中外人士乐此不疲的重点研究课题。对于梦,古人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意思就是人白天在想什么,想得多了,晚上就会梦见白天所想之事。这样的解释太过片面,无法解释诸如上面所举的那些似曾相识得例子。
梦,现在的一种理论认为,人在睡觉的时候,人的很多感觉器官已经处于休息状态,不那么灵敏了,但是大脑依然还是非常活跃,在睡眠过程中以潜意识的形式释放脑电波,脑电波也是一种电磁波,会以光速运动,当脑电波以光速穿越到了未来的某一刻,记录下了一些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存储在大脑中的某个位置。然后,以一种不同于理性的逻辑思维方式,把这些信息编织成一个故事,就形成了梦。
梦,是虚幻的,是不真实的,但是它反映出来的却是人内心的状态,我们可以借由了解梦来了解自己,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解梦”。
东西方对解梦的分析与研究有很多,例如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经典代表作《梦的解析》,就有对梦的理解:梦是潜意识*的满足。
而中国对梦的研究则更早,早于弗洛伊德2000多年以前,中国就有了一本专门对梦进行研究的专著《周公解梦》。尤其是中国道教对梦的研读最执着,研究的也最深,中国文化中最出名的三个梦的故事都和道教有关,庄周梦蝶就不多说了,黄粱一梦中的吕道士,历来被认为是吕洞宾;南柯一梦中梦醒之后做梦的人就是皈依道教。
人类解梦的目的何在?其实就是通过解梦来了解梦对我们人类的意义,也就是梦的作用是啥?那么,梦到底有什么功能,让人们趋之若鹜去研究它?
1、提示的功能:按照周公解梦对梦的解读方法,通常是根据不同的梦境,结合不同的参照系数,去理解梦所隐含的意义。梦里所出现的一个形象,其实就是现实中你的生理机能或者环境状态所发生的某种变化,梦提示你需要引起注意。
最形象的例子就是:
1)梦见考试:
梦见考试通常提示你正在经受很大的压力和焦虑中,处于面临激烈竞争的局面。这种梦,都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对自己将要提交的工作成果,或者作品不满意导致的。主要是我们对自己不满意所造成的紧张和焦虑。
2)梦回老家:
这种梦,通常给造梦者体验到的是温馨,温暖,开心,自由自在的情绪体验。一般发生在长期外地上学或者工作的年轻人最容易做这种梦了。尤其是在白天的学习工作中,人际关系比较陌生,感觉比较孤单,夜里就容易做这种梦。
3)梦见从悬崖或高楼坠落:
类似的还有:身处在很大的空间、走很长的桥或路、或者被某人或某物追逐,或者被什么东西绑着束缚着等等,在梦中处于紧张害怕状态,表现形式是想喊却喊不出声来的感觉。这种梦境俗称为“鬼压床”。其实这是身体生理发出的信号。提示你已身体虚弱,或暗示出现了某种病症,身体正和病魔在作斗争。
2、启发的功能:比如,我们白天思考问题,苦思冥想,某个问题没有答案的时候,晚上在梦中可能得到启发。梦就像一个智者,它在你意识所无法达到的地方,帮你把一些东西直接推送进你的意识。
比如1869年3月1日,门捷列夫考虑元素和原子量之间的关系,他想了三天三夜,非常的疲惫,然后就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醒了之后他非常兴奋的告诉朋友,说他梦到了元素周期表,最后,他只修改了梦中的一个地方,就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元素周期表。
还有缝纫机的发明者就是受梦的启发,设计出用来穿线的针鼻等等。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有被梦所提醒,或者说从梦中获取灵感的这样的例子。我们中国的诗仙李白很多的诗句都是来自于梦中,正应了那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3、预测的功能:这种梦我们称之为“预知梦”,这是梦中最神奇最难以解读的功能。所谓的“预知梦”就是:由梦中预知未来发生的人或事。关于预知梦,在科学上还没有很明确的解释和例证。但基本上离不开以下这两种理论:
1)既视现象:
·什么是既视现象:
既视现象又称为既视感,在学术上更多地称为海马效应。“既视感”顾名思义,就是“似曾相识”,是人类在现实环境中(相对于梦境),突然感到自己“曾于某处亲历过某画面或者经历一些事情”的感觉。依据人们多数忆述,好像于梦境中见过某景象,但已然忘了,后来在现实中遇上该场景时,便浮现出“似曾相识”的感觉。当我们遇到一个与过去经历相类似的情境,脑内处理过去那段经历的神经元可能同时产生冲动,造成既视感。
简单举个例子吧:
比如你是个学生,去新学校报到,走到校门口,突然听到有人叫你的名字。再次回过神来看新学校的大门的时候,忽然有一种强烈的熟悉感,似乎很久以前梦中来过这地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视而不见”。其意义在于第一次你已经看到了学校大门,第一次的知觉其实已经被录入了。但这时注意力被其它因素(刚才的那声召唤)分散了。等回过神来重新认知的时候,获得的却还是第一次知觉的感受,但是被你自己认为是很远很远的过去,所以才产生了“似曾相识"的幻觉记忆现象。
·既视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那为什么会产生既视现象呢?最早试图揭秘的是一群物理学家,他们认为关键在于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速度超过光速,时间的流逝就会变慢。由于大脑传递信息的速度比光速快,引发了时间线的短暂扭曲,让你把刚刚看到的事情,误以为是很久以前发生的。
看上去,这样的解释似乎完美的解答了“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这种解释的最大缺陷在于无法解释从未看见过的人或事也能被准确预见出来,更要命的是,如果这样的解释成立的话,那我们应该时刻都身陷既视感里,根本没法分清楚什么是现实和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