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凤文
作为落实“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2018年12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19年底前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对此,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近日表示,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后,对账户监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企业开户许可证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当时因互联网尚未普及,银行采用手工记账,一些企业为方便结算,有的甚至为了多头借贷、多头取现、逃避债务等,在多家银行开立多个账户。
鉴于此类行为扰乱正常经济金融秩序,央行1994年下发《关于颁发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通知》,全面实行银行账户开户许可证制度。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我国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5488万户,占全部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总量的92%。
2018年6月起,央行在江苏泰州、浙江台州试点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从试点经验来看,企业开户时间缩短到1到2个工作日内完成,既简化开户审核流程,也提升了银行服务水平,对支持企业尤其是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但正如范一飞所言,我们必须认识到,取消开户许可并不意味着对账户监督和管理的放松。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以及网络科技的日益进步,面对取消银行账户许可后的新形势,不仅要遏制新增账户的风险,而且要控制存量账户风险。这就需要“压实”两个责任,即商业银行账户管理的主体责任和央行及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
一方面,要把银行账户管理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取消账户审批后,银行存在的账户合规、合法的主体责任更加明确。企业开立账户,银行的受理人员初审把关非常重要,开户资料手续是否齐全、账户性质是否符合监管要求都需进行严格审核。
对此,银行应坚持“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在有效识别企业身份、落实账户实名制、防范企业开户风险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开户服务。同时,采取信息化手段提高开户审核、资料传递等效率,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提高企业开户效率。并且,银行应结合自身情况建立有效的账户管理流程,切实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不断完善内控合规制度,加强对账查验,强化账户风险管理。
另一方面,要落实监管责任。首先,央行应尽快出台《银行账户管理办法》,规范企业开户行为,明确商业银行账户审查、管理的具体职责,以进一步强化银行账户实名制要求,深化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方式,优化银行账户服务。其次,督导商业银行不断提高企业开户服务质量,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简化审核流程,便利小微、民营企业获得更优质、便捷、安全的账户金融服务。
第三,要加大监管检查力度,维护良好的竞争秩序。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后,有可能引起各商业银行之间在企业开户方面的不正当竞争,不排除会有个别银行为了拉存款、争贷款、抢客户而放松开户审核,违规开立账户,或者对一些不法企业违规开立、出租、转借、出售账户视而不见。对此,央行及银保监会须联手加大监管力度,制止商业银行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账户风险。
此外,应推进部门之间合作,建立涉企信息共享机制,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央行还应联合公安部门等加大对账户违法活动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利用银行账户从事洗钱、恐怖融资、偷逃税款、电信诈骗、地下钱庄、骗取贷款等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利益,确保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原文刊载于上海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