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能力,技不穷是底气
张泉灵曾说:“这个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为自己赋能,才能给未来铺路。
前媒体人冯可辉,大学毕业后,为了实现影视传媒梦,毅然来到北京。
当时,电视台的带教老师跟冯可辉说,“你片子剪成这样,这辈子也成不了制片人。”
但他没有被击垮,反而一步步钻研,储存本领。
从北京电视台到央视,从实习生转为制片助理,从执行制片再到制片人,这一干就是10年。
幕后多年的摸爬滚打,让他成长为几档知名节目的主编。
年龄渐长,职业发展遭遇瓶颈,他决定去不同的舞台施展拳脚。
他离开央视,投身到金融保险业这片蓝海,成为更多人的“风控官”。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在热播剧《小敏家》中,冯可辉代表公司客串了一把保险代理人。黄磊在片场夸他的演技自然,感觉就是本色出演。
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他,不到一年时间,就晋升为公司的优才主管,实现了事业上的飞跃。
正是多年积累的能力,成为他在职业选择与事业奋斗中最大的底气。
巴尔扎克说:“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
诚然,所有的厚积薄发,背后都是无数次的千锤百炼。
网上有个词叫“无能狂怒”,说的是一个人没什么能力,也不提升自己,遇事无法解决,只会暴怒和愤世嫉俗。
因无能而愤怒,说白了就是自己心里没底气。
倘若一个人,懂得储蓄能力,遇事也不至于除了愤怒就一无所能。
任何时候,只有不断储蓄能力,提升自己,才能始终保持竞争力,不畏风雨。
储蓄金钱,兜不穷能自主
之前微博上有一个热门话题:
经过这几年的疫情,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回答中最高频的词,就是“存钱”。
是啊,一个人若没有钱,遇事就没有做主的能力。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网友@小橙子,25岁,有份安稳的工作,但是个实打实的“月光族”。每月工资还没收到,钱就已经全部安排出去了。
和朋友逛街、聚餐,买最新款的手机,买衣服、鞋子和化妆品……
没想到,疫情之下公司营收不佳,业务调整自己被优化,已失业2个月。
好不容易找到新工作,但需要经常加班。公司的台式办公电脑,没办法带回宿舍,只能自己买台笔记本电脑。
然而,信用卡的额度已达上限,再看看银行卡的余额也不足,急需的笔记本电脑,自己根本没法支付。
她不得不跟别人去借,但钱没借到多少,白眼和嘲讽倒收到了不少。
曾以为谈钱很俗气,到如今,金钱却是我们面对生活刁难时,最大的底气。
作家路遥说:“钱是好东西,它使人不再心慌,并且叫人产生自信。”
兜里有钱,喜欢的东西,可以买;喜欢的地方,可以说走就走;遇到困难,虽不能100%解决,至少可以减少90%的焦虑。
任何时候,手中有钱,心中才会不慌。
努力存钱,就是避免因为没钱,轻易地向生活低头和妥协。
生活不易,多存一分钱,就可能少求一次人。
成年人的自主和淡定,很多时候都是钱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