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ita风格」起源时间大致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在90年代蔚然成风,并且开始成体系的为大众群体所熟识。
任何时尚风格乃至消费主义的观念改变,都必须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具体进行分析。
「Loliata风格」的服装,其实最初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则可以追溯到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始大踏步向西方学习的这一过程。
贞明皇后,昭和天皇的母亲
「洛可可风格」的显著特点是柔媚细腻、 纤弱柔和,这使整个服装风格趋于柔美化、繁复化。 在服装中大量运用夸张的造型、柔和艳丽的色彩以及自然形态的装饰,给人以奢华浪漫的视觉效果。 洛可可时期色彩常用白色、金色、粉红、粉绿、淡黄等娇嫩的颜色。 服饰上的色彩也表现为柔和艳丽的色调,例如甜美的香槟色和奶油色洛可可服饰追求柔媚细腻的情调。
《绝代艳后》里展现的洛可可服饰
而「Loliata风格」则是在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唾弃传统,进行「全盘西化」学习西方文化艺术中放弃本民族的服装改用西方「洋装」作为正式服饰的衍生物。
所以早期的「Loliata服装」在主流看法里依旧是在「洋装」的范畴内,直至20004年,《下妻物语》的上映,「Loliata风格」的推广到达巅峰。
《下妻物语》女主桃子
电影中女主桃子是「baby」的忠实粉丝,她将「Lolita风格」定义为「具有洛可可精神的人」。洛可可时代是她最钟爱的时代,洛可可时代的艺术、思想、美学则是她所崇尚的价值观。
baby屋的裙子
至此,属于「BABY,THE STARS SHINE BRIGHT」的时代到来,而「Lolita风格」也开始向我们熟悉的方向进行演变。
2009年,日本Lolita时尚文化处在巅峰时期,当时日本外务省授予如火中天的Lolita时尚模特青木美沙子"卡哇伊大使"称号,日本Lolita协会,向世界推广Lolita时尚文化,也作为日本软实力文化输出的一部分。
青木美沙子
2013年2月,全世界第一个「Lolita协会」在日本诞生,青木美沙子担任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