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用以和其它国家进行区分。古代中国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屑于与周围小国进行区分,因此没有国旗。直到清朝末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迫于西方列强的压力,才设计了自己的第一款国旗。
公元1888年-公元1912年黄龙旗
这一时期的国旗称为“黄底蓝龙戏红珠”,为黄色的旗地上一条蓝色的中国龙,龙嘴前方是一颗红色的龙珠。
此国旗来源于满清八旗里的正黄旗,正黄旗由皇帝亲自统领,因此象征清朝皇室。
正黄旗旗帜
公元1912年-公元1928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政府,黄龙旗也被废除。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制定国旗时,决定使用辛亥革命时期江浙一带起义军使用的五色旗作为国旗。
五色旗
五色旗采用自上而下分别是红、黄、蓝、白、黑五色条纹的设计,对应了中国传统中代表五个方位的颜色,象征了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也象征了仁、义、礼、智、信五常。
公元1915年,袁世凯逆行倒施,废除共和,复辟帝制,成立中华帝国。他使用的国旗延续了五色旗的配色,只不过改为了类似苏格兰国旗的对角十字设计。中华帝国闹剧结束后,北洋政府重新上台,恢复了原五色旗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