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话用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别被教科书骗了,看完涨知识
很多人看多了穿越题材的影视剧,就会想穿越到古代去玩玩,却担心到了古代不好交流,毕竟古人的之乎者也实在听不懂。
这点相信读过书的朋友都明白,学生时代,我们看到文言文就头痛,考试的时候不知道多少次因为文言文丢分。
刘禹锡的《陋室铭》这种还好点,至少读起来朗朗上口,比较有意思。《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种,就真的是让人绝望了。古人写文章用文言文,难道说话也是用文言文吗?
其实古人日常交流,和现代人一样也是用白话文。文言文只是相当于书面语言一样,它是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从春秋战国时期成型,到汉朝基本固定。
两千年来,文言文的基本结构也没有怎么变过。但是古人的口语白话文一直在变化,王朝更替,少数民族的迁移等各种原因,导致了语言变化。
古人因此把文言文和白话文区分开来,主要有四点原因:
第一点,古人很重视古籍,这点我们从四书五经贯穿整个历史就能知道。古人读书人要走仕途做官,或者从事其他需要一定文化水平的职业,这些经典古籍是必学的。
在纸张没有发明前,古人都是在器物、竹简、丝帛上写字,如果用白话文,字数会远远超出控制,这些书写材料也很昂贵,竹简之类的完全不够用,所以古人写文章的时候只能精简语言,这时候文言文对比白话文的优势就突显了。
比如《醉翁亭记》第一句,环滁皆山也。只有五个字,如果用白话文表达,就是滁州周围都是山,多了几个字,就多了很多成本,所以古人写文章用文言文,控制成本也是一个原因。
第二点,方便交流。因为口语白话文变化很快,并且很多地域的口语差别很大,于是古人设计出一套固定不变的工具,用来供所有人交流。
就像现代人说普通话一样,你听不懂方言,普通话你总听得懂吧?文言文也是起到这样的作用,专门用文言文写作,这样只要读过点书的都能明晓其意。
第三点,也是文言文的优势,简洁到极致,寥寥几个字就能把意思表达清楚。这也是为什么东汉改进造纸术后,纸张变得普及,古人不用刻意控制成本,还用文言文的原因。也是古代文化能够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
相反的就是第四点,白话文不适合写作,因为前面说了因为口语变化大,如果用白话文记录,可能我们现在都读不懂了那些文章了。而文言文这个工具一经形成千年不变,后世子孙,只要稍加学习,就能读懂前人的经典古籍。
古人也只有读书人会用文言文,普通老百姓只会用白话文交流,所以很多读书人用文言文还有一种优越感,这样能把自己那些普通人区分开来,这点从鲁迅塑造的孔乙己这一形象就能明白。
孔乙己在日常生活中满口之乎者也,只会惹人发笑。这也说明了文言文一直是读书人的象征,直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读书人使用文言文的优越感才渐渐消失。
宋朝之后,白话文和现代差别不大了,大部分都能看懂,朱元璋因为没啥文化,写圣旨的时候就是用的白话文。到了清朝,白话文基本和今天没有差别了。
但是虽然古人交流是用白话文,也不代表我们能跟他们面对面交流,因为还有个发音问题。古代汉语发音大致有三个时期,西周到汉朝的上古音、南北朝到唐朝的中古音、宋朝至清朝的近古音。
这三种古汉语发音和现代汉语差距甚大,所以我们基本不可能用普通话和古人交流,不过今天的闽南语、粤语,还有一些客家话,倒是保留了一些古汉语发音。
中华文明数千年,时至今日,我们现代人还可以读懂千年之前的文字。从先秦诸子百家的经典到贯穿近3000年历史的二十四史,我们都可以通晓其理,文言文功不可没。外国文明却没有我们这一优势,我们的文化传承从未中断,可能正是得益于此。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