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是今年三伏里的中伏,俗话说“夏有三伏,热在中伏”,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到了。今年还是“双伏天”,也就是说三伏加起来总共有40天,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叫“伏”?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民俗学家徐艺乙告诉记者,“伏”字原本是指人匍伏,即俯伏、趴下,引申出“潜藏”等多种意思,如《广雅》中的“伏,藏也。”
伏字和天候联系在一起,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最早出现在《史记·秦本纪》,据记载:“(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意思是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进入初伏,天气酷热,人们*狗祭祀,祛除禳解热毒暑气。所以唐代学者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三伏还源自阴阳五行学说,古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乃造化万物,配合阴阳,为万物之精华者也。”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古人以五行配四季,因少一个,所以就用长夏来弥补。这样一年有五季:春、夏、长夏、秋、冬,配五行为:木、火、土、金、水。
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中间因加了长夏,五行相生关系可以自然循环。长夏为“土”,从五行来说,天气酷热到极点就会产生“火生土”。从现实的天气来说,因为太热,人们不得不躲起来避暑,比喻要在土里潜伏一段时间,所以叫伏,伏也就代指长夏。
什么是三伏?
三伏天,出现在二十四节之中的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有初伏(或头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入伏后,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
如何判断入伏呢?
古人的标准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初伏,第四个庚日就进入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什么是“庚日”呢?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交叉配合60次。
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
为何选庚日?因为庚属金,火克金(金怕火烧融),酷热为火,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因此,三伏天就从庚日计算。
为什么每年入伏的时间不一样?
因为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夏至节气在公历的时间基本上都是每年的6月21—22日期间,可是“庚日”的时间是变化不定的,这也就导致了每年入伏的时间都是不同的。
为何有些年份三伏天才30天,而有些年份三伏天却有40天呢?
因为有些年份,夏至节气以后第四个庚日出现以后,还没有迎来立秋节气。直到出现第五个庚日以后,才有立秋节气,这样就多了一个庚日,因此中伏的时间就延长了,也被称之为“双中伏”,或者是“闰中伏”。
今年的夏至是6月21日,后面的第三个庚日是7月11日,所以7月11日——20日为头伏,共10天;而7月21日(第四个庚日)——8月9日是中伏,共20天。原因就是8月8日为立秋,是在7月30日(第五个庚日)后才出现的,所以出现“双中伏”,而8月10日——8月19日则是末伏,共10天。整个三伏天加起来为40天。
据徐艺乙介绍,绝大多数年份的三伏天都是40天,而且从2015年开始,已经连续9年出现了“双中伏”的三伏天了。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