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片:
蔡朋,武汉市直属机关曙光幼儿园教师,江岸区师德建设先进教师。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莱金·菲利普斯曾说:“许多人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和谐相处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儿童时期没有学习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实际生活中,虽然不少家长和老师都清楚良好的社交能力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是不可或缺的,可面对孩子时不时暴露出的“唯我独尊”“为我独享”情绪和与同伴“拌嘴扯皮”行为,却往往束手无策。其实,做好以下四件事,就能有效激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
■ 创设温馨友爱的班级氛围
让孩子乐于与人交往
环境对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至关重要。建立友爱、团结、和睦、融洽的班级氛围,使幼儿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并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乐于交往。对于小班的幼儿而言,由于刚刚进入幼儿园,对身边的一切都很陌生,甚至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为了消除孩子内心的不安,老师通常会开展各类游戏活动,比如:音乐游戏《找朋友》《我爱我的幼儿园》,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炒黄豆》,语言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等等,让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相互认识,体验与同伴交往的快乐。对于性格比较内向、胆小的小朋友,尤其需要老师更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平时多鼓励,用赞许的眼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让他们感受到爱与温暖,从而消除紧张害怕的情绪,慢慢地融入集体,并乐于与他人交往。
■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让孩子勇于与人交往
虽已告别咿呀学语的阶段,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仍比较弱,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因不知道如何表达和沟通,而和小伙伴产生矛盾。这时,就需要老师或家长的主动介入,积极引导和示范。例如:当自己想介入同伴的游戏时,可以说“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当自己想玩同伴的玩具时,可以说“能把你的玩具借我玩一下吗”,或者说“我们可以交换玩具玩吗”;当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可以说“某某某,你可以帮我一下吗”;当别人想玩自己的玩具时,可以说“你可以等一等吗?我玩完了就给你”。
同时,我们还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如:和老师、同伴、家长见面能相互问好,告别时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接受别人帮助后要说“谢谢”,无意中碰到别人要说“对不起”,接受别人道歉可以说“没关系”。从示范到鼓励,实现让孩子独立运用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达想法。
这一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莫要代为交际,鼓励孩子自己开口始终是后天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最关键的一步。特别在冲突之下,孩子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争执学会用语言表达心中所想,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增进彼此间的友谊,还学会了相互理解、谦让、分享与合作。
■ 扩大幼儿的社会交往范围
让孩子敢于与人交往
打破单一家庭或班级、园所界限是家校共育过程中都需要关注的。随着幼儿社交需求的不断增强,学校和家庭应不断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空间上可以多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如公园、书店、超市、游乐园等地参加活动,对象上不要局限于同龄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大哥哥、大姐姐进行交往。他们相较于同龄的幼儿而言,交往的能力更强。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模仿,并以大哥哥、大姐姐为榜样,学习交往的方法,提升正确的交往技能。
■ 家园合作同步调
让孩子善于与人交往
幼儿的社交能力发展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而家长是幼儿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家长的参与,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社交技能。
首先,家长要尽可能地为幼儿创设和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帮助幼儿树立信心,鼓励和支持幼儿交往。其次,家长要树立榜样,言传身教。家长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越强,孩子得到的同伴交往机会和学习机会就会越多,越有利于同伴交往能力的提高。再者,家长还可以通过家庭小游戏的方式,例如家庭角色扮演等,提高孩子与他人合作交往的技能。久而久之,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社交的主动性、语言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等同伴交往技能也潜移默化得到了提高。
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孩子们创造不同的交流机会和环境,激发幼儿的交往兴趣,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促进其社会能力的提高。
(文/蔡朋 武汉市直属机关曙光幼儿园教师)
【编辑:张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