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方法:
1、会吃蓝藻的生物不多,笠螺是其中的佼佼者。笠螺甚至会顺着玻璃面钻入底泥刮食蓝藻,虽然底床中的蓝藻并不会直接危害水族缸。
2、红霉素有特效,双氧水、遮光及加入硝酸钾均有效。
3、蓝藻也可以用物理的方式来处理和移除,但如果水质没有配合改善的话,很快的又会死灰复燃。
4、蓝藻属于细菌所以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死,最常用的抗生素是红霉素。红霉素用来治疗鱼病时,建议剂量是连续五日以每 38 公升使用 200 mg 来投药;
但如果要*死蓝绿藻,建议只连续四日使用 2.5 ppm 的剂量即可。通常可以把红霉素粉末直接撒在有蓝藻的地方。
5、暂停施肥和喂食,断绝营养,特别要降低磷肥浓度;
6、生长于底床的蓝绿藻,可以使用针筒注射,对于特定区域施予合理除藻剂量。
13水绵
水棉,别名水青苔、水衣。
形态特征:水绵是水绵属绿藻的总称,通常呈现绿色或黄绿色,长度最长可达数厘米。在相对清洁的富营养化水体中非常普遍,在水中呈片或团状,摸起来手感黏滑。前面提到的发藻是水绵属中的一种,水绵也可以看成是成团的发藻。
产生原因:水中氨氮含量过高,硝酸盐磷酸盐含量过高,光线过强均可诱发。
处理方法:
1、可用牙刷卷走大部分水绵,再放入大量黑壳虾。
2、某些原生鱼如鳑鲏、麦穗也会吃水绵。
3、戊二醛有效,需要连续高浓度应用。
14墨渍藻
墨渍藻,过去在国外称为“红藻五型”。形态特征:墨渍藻多生长在榕类水草的老叶上,与短黑毛藻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有一定厚度(一般不超过一毫米),而墨渍藻就像紧贴在叶子表面并渗透到叶子里面一样,很难擦除。
产生原因:磷酸盐和硝酸盐之间的不平衡,磷酸盐含量过高,同时缺乏二氧化碳是主要诱因。
好发部位:生长缓慢的水草叶子上。
处理方法:添加硝酸钾及二氧化碳有效,同时要停止添加磷酸盐。硝酸钾参考用量是每天每升水加1毫克,无效可以加倍。或者把水草拿出来,用稀释10-20倍的漂白水来擦拭叶子表面,也有一定效果。
15褐毛藻
褐毛藻形态特征:褐毛藻属于短毛藻科褐毛藻属的藻类,多见于工业污染的河道中。颜色多呈黄褐色或棕褐色,长度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质地柔软但密集程度较高。
产生原因:水中硫元素含量过多是最主要的诱因。
好发部位:底床及沉木石头表面。
处理方法:停止添加硫酸盐肥料并加入硝酸钾有效,石头及沉木上的褐毛藻可以拿出来用刷子刷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