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有着食用价值,其嫩苗可以食用,味道鲜美。对于芦笋是一个不错的种植收入来源,农民们也纷纷种植芦笋,可是在种植芦笋的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病虫病害等原因导致了产量低下。笔者今天就来给大家说一下关于芦笋的种植技术,来提高种植产量,让农民们不再为种植中产生的问题而困扰。
一、芦笋的种植1、种子处理
芦笋在进行播种之前,应对其种子进行处理。将种子放入清水以后,清除掉漂浮在睡眠上的秕种子。将剩下的种子进行多次的清洗以及浸泡。种子浸泡一般选择在3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进行,浸种时间一般为48小时,在浸种过程每天需要换1-2次水。待种子充分吸水并膨胀以后,将种子捞出并沥干,放入盆里以后盖上湿纱布,在25-28摄氏度的环境内进行催芽,在此过程中每天用清水淘洗2次。待种子的胚根露白时,即可以进行播种。
2、苗床制作
芦笋适宜的土壤环境一般为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以及地下水位低等。在土质选择上进行选择沙质土。为了保证芦笋在成苗期能够进行良好的生长发育, 基肥对于苗床的制作至关重要。苗床对于基肥的要求较高,一般一亩苗床需要100担腐熟的有机肥,10kg过磷酸钙,10kg氯化钾,10kg石灰以及10kg尿素。将这些基肥原料混合均匀以后施入土中,并进行一次耕翻;五到七天以后施入30-40公斤左右的三元复合肥。将混有肥料的苗床土筑成30cm高,1.5m宽的畦,相邻苗床之间的沟宽应控制在30cm左右。苗床制作过程中要保证畦平砟碎。在播种之前,应用50%的多菌灵500倍液对土壤进行喷雾消毒。
3、适时播种
应在适宜的种植时间进行芦笋的播种。芦笋播种时间不宜太晚,否则容易将胚根弄断。芦笋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5到30摄氏度,因而在种植过程中一般要求土壤温度控制在10-30摄氏度,如果超过30摄氏度, 会使种子的发芽率受到影响。一般选择在谷雨到芒种进行播种。在播种过程中,首先应在苗床上沿着畦沟挖开四条用于播种的沟,沟深一般为3-4cm,在播种时种子之间的间距一般控制在6-8cm之间,放好种子之后用脚进行轻踏,从而确保种子埋在了土壤里面。种子播好后在苗床的表面覆薄薄一层土并再次进行整平。之后用草帘或者稻草覆盖苗床以保证其湿润性。
4、苗床管理
待芦笋出苗以后,应揭去苗床上面的覆盖物,如果温度过高,需要做好相应的遮荫处理。当苗株长到70cm左右以后应进行追肥,每20到30天进行一次追肥,连续追肥2-3次。肥料为3-4kg/亩的尿素、4kg/亩的氯化钾或者10kg/亩的三元复合肥。如果遇到干旱天气,一定要浇足水,每7-10天浇透一次水。如果雨水过多,要做好相关排水工作,待苗床干了以后要及时进行松土。
5、 移栽技术
芦笋的移栽首先要把握好基肥的管理,通常情况下每亩地施入80-100担的土杂肥、10kg的尿素、30kg的过磷酸钙以及10kg的氯化钾,待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合以后形成一个10-15cm厚的土壤与化肥混合层。移栽一般在5-6月进行。为了保证芦笋定植以后整齐的生长,在起苗时将其切为5-10cm见方的土块从而方便带土移栽。定植过程中应选择苗高0.3cm,有3根以上茎以及7条以上地下储藏根的苗作为定植苗。应控制好栽植密度,栽植后要及时进行追肥。
6、 采收期管理
在芦笋采收工作开始时,应补施接力肥。通常在采笋期的前四个月就必须多次施加施力肥。刚开始可开沟土施入施力肥,接着用灌水的方式进行冲肥。通过穴施或者条施的方式进行菜笋肥的施入。在芦笋的采收过程中,在采收前半个月应通过幼苗培土来软化嫩茎。采收工作完成以后,转茎留棵,从而方便下一轮的种植以及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