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纱的黑夹子怎么固定图解,原来这才是头纱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11-15 19:52:41

一、粗纱头是怎样产生的

(1)粗纱生头部位成纱的粗纱头。

(2)粗纱用完后留的尾纱部分。

(3)生产坏粗纱、纱疵(冒头、冒脚、棉老鼠、粗细条、多头纱、粗纱夹短绒、油污纱等)。

二、粗纱头处理途径

(1)粗纱机自带的尾纱处理系统:特点:处理效果比较好,用气流对纱尾的损伤较小,处理的粗纱头回用率可以达到85%以上。缺点:只能处理细纱预留的尾纱,对改纺、生产坏纱无能力处理。

(2)自购买的粗纱头处理机:特点:需要人工协助处理,处理后的粗纱头可回用率80%左右。缺点:对纤维的损伤较大,对团状粗纱头处理效果较差。

(3)不处理直接当下脚料出售。处理方法简单,生产成本增加。

三、处理后的粗纱头各项指标
都有显著降低

表1 处理后的粗纱头各项指标

头纱的黑夹子怎么固定图解,原来这才是头纱的正确使用方法(1)

分析:

(1)粗纱头开松后马值降低,在使用的过程中易产生棉结,同时强力和长度都不如原棉指标,并且短绒增加,可纺性降低。

(2)回用粗纱头导致成纱条干、棉结、强力都有一定影响。

(3)处理粗纱头需要专人处理,增加用工。

(4)如果产生的粗纱头太多,不能及时回用,就当下脚料卖掉,造成用棉量和生产成本的增加。

综合以上四点分析,控制粗纱尾纱减少粗纱头就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四、控制粗纱头措施

4.1 控制好粗纱排头

粗纱落纱排头,一般控制不要超过5圈(图1),在粗纱工序我们需要特备注意的问题:末并定长的精准控制,在粗纱落纱的时候正好是换条的时候。机后接头换条落纱后,接头正好控制在满粗纱排头或者新粗纱始纺位置的15CM以内。这样就可以避免接头处出现的粗细节或者片段不匀流落到下一道工序,为产品质量提升和后道工序络筒切疵都有较好的效果。

头纱的黑夹子怎么固定图解,原来这才是头纱的正确使用方法(2)

头纱的黑夹子怎么固定图解,原来这才是头纱的正确使用方法(3)

图1 粗纱落纱排头一般控制不要超过5圈

(1)为了减少浪费又能更好的控制接头位置,可以把后三排的条子拉到机后第二个导条架上接头,这样接头位置和前罗拉距离保持在1.9米以内,经过粗纱机8倍的牵伸,粗纱的长度会在15.2米处,正好处在满纱排头的位置,正常情况下会在粗纱排头全部消耗。

(2)后三排条子拉到第二个导条架上接头,因此相当于后面4排条子都在第二个导条架上接头,后四排接头点离前罗拉的距离2.5米,经过8倍牵伸后长度为20米,上一个粗纱纺15米,排头1米,剩下4米正好在下一落粗纱的试纺位置。细纱工序换纱粗纱管上预留15cm换纱,粗纱管预留15cm的粗纱长度是10.5米,因此该项操作法能精准的把粗纱接头控制在粗纱排头和下一落粗纱的始纺位置。

4.2 控制好尾纱

粗纱纺完后,剩下的管底那部分粗纱,主要控住措施如下:细纱换纱要做到标准化操作,做到分工、组合、联手保证快速准确的换完分段纱。

(1)换纱要及时,换纱速度要快。比如规定在粗纱1/2处开始换纱,在离粗纱始纺位置15CM的时候结束,这个支数不同所用的时间不同,高支纱时间长些,支数越低用的时间越少,根据换纱时间合理安排换纱工。

(2)分段要保持好不能出现大小不一至的粗纱,如果分段乱了就要及时整理分段。

4.3 根据车间温湿度、粗纱回潮率、粗纱定量、捻度调整粗纱张力,降低粗纱断头,控制粗纱纱疵

(1)粗纱系数冬季偏低掌握、夏季可偏高掌握,确保细纱能够顺利地牵伸开。

(2)粗纱回潮率高于6.5%粗纱捻系数偏低掌握,低于6.5%可以适当降低捻系数。粗纱回潮率最高不得高于6.8%,以6.5%为宜。

(3)控制好大中小纱的张力,粗纱一落纱断头控制在8根以内。

(4)控制好粗纱定长,台车不得超过50米,同台车前后排定长不等超过20米。粗纱伸长率控制在1.5%以内。

(5)粗纱生头张力调整到位,既要保证落纱留头率,还要保证粗纱生头纱在细纱上不出硬头。

4.4 加强对员工的操作培训,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做好捉疵防疵工作

(1)充分利用末并条自调匀整对粗细节检测功能,合理设置工艺参数。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棉条纱疵。特别是突发性、聚集性纱疵的产生,确保粗纱机生活正常。

(2)严格执行操作法,提高执行率。杜绝机后包条接头(整体换条以外),严格执行断头机前接头。

(3)严格执行清洁周期,严禁开车做清洁。

4.5 精准罗拉隔距、摇架压力

同台同品种工艺部件完整一致,做到上销、绒布安装到位,避免意外疵点带入;揩车做好机台清洁工作,保证锭翼不堵不挂花、压掌弧度和绕扣一致,假捻器无挂花,及时处理飞花和飘头;同台同品种大小纱伸长率控制在1.5%以内,重量不匀率0.6%以内,粗纱条干 CV4.5%左右,并做到无机械波。

4.6 细纱保证千锭时断头控制在8-10跟以内,落纱留头率控制在98.5%以上

在纺粗纱更换时间一定,使换纱工能够顺利按照标准更换完粗纱,不在回头处理。

4.7 责任落实到人,做好防疵捉疵工作

做到本工序捉疵,梳并工序防疵。落实到人,将粗纱头率控制在0.6%以内。

4.8 充分发挥络筒在线功能

工艺员每天观察络筒机在线显示纱疵分布图,及时调整工艺,为降低粗纱头率创造条件。

五、结束语

控制粗纱头率,需要前纺起到质量管控的作用,降低纱疵,后纺精准把控换纱的时间。

来源:贾永红、汪桂珍、陈增辉、狄秀华、李广德、疏勒如意科技纺织有限公司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对于本期话题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转发、收藏、评论、点赞,走过路过不要忘了关注,不关注一个,不许走~

领取福利:

第一步、关注。

第二步、私信回复加群,邀请您加入500个纺织群,群内海量求购供应信息让您1分钟找到客户。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