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批评的“圣人”到底是谁?
1
“大道废,有仁义。”
老子在其文章中忽出此论,可谓振千古之聋,发万代之聩。
庄子更进一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2
然而,激发老子如此強烈批判的“圣人”到底是谁?
由现存的《老子》(道德经)中,找不到具体对象。
其中的圣人,可能是泛指世人仰望的最高道德化身,也可能是世人头脑中有关“圣人”的片面观念。
3
说到历代最高道德化身,历史上倍受尊崇的三皇五帝是似乎是无可争议的。
然而,恰好在三皇五帝的治世之功上,老子是有不同意见的。
4
老子指出三皇五帝治理天下的偏失,事见庄子编排的子贡见老子一节。
孔子见老子后,说老子是罕见的人中之龙。
子贡听了不服气,就以孔子学徒的名义去拜见老子。
3
老子了知子贡来意,于是虚怀以迎,他幽默地说:“予年运而往矣, 子将何以戒我乎?”
以今天的语言,子贡乃是一个驰骋列国的“全球化”巨商,其思维自然非常人所能及。
子贡的问题,是关于其心中仁义道德的最高化身和偶象的。
子贡向老子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
子贡曰:“夫三皇五帝之治天下不同,其系声名 一也。而先生独以为非圣人,如何哉?”
4
老子居然认为享有天下公认之崇高声誉的三皇五帝都不是圣人?
那,谁才是圣人?
这是子贡的心结。
5
老子是何等高人,他简要地指出三皇五帝的治世之偏:
黄帝使民心一;
尧使民心亲;
舜使民心竞;
禹使民心变。
老子同时说明其治世之偏造成的后果,他对子贡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老聃曰:“小子少进, 余语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民有其亲死不 哭而民不非也。尧之治天下,使民心亲。民有为其亲*其*而民不非 也。舜之治天下,使民心竞。民孕妇十月生子,子生五月而能言,不 至乎孩而始谁,则人始有夭矣。禹之治天下,使民心变,人有心而兵 有顺,*盗非*人。自为种而‘天下’耳。是以天下大骇,儒墨皆起 。其作始有伦,而今乎妇女,何言哉!
6
老子还进一步总结说:
余语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 名曰治之,而乱莫甚焉。三皇之知,上悖日月之明,下睽山川之精, 中堕四时之施。其知惨于蛎虿之尾,鲜规之兽,莫得安其性命之情者 ,而犹自以为圣人,不可耻乎?其无耻也!”
7
子贡因此从老子处得出其对三皇五帝总的观察:
名曰治世,实则天下更乱。如此还自以为圣人,不是很可耻吗?
8
作为一个全球化商人,子贡第一次了解到,有形的道德化身——圣人,都是有不足和偏执的。
所以,庄子接着写道:
子贡蹴蹴然立不安……
9
老子是何等高人,他怎么可能去骂一个具体的高人,他批评的是装神弄鬼的虚饰巧伪之风。
他没有具体的敌人,甚至没有敌对的观念。
老子直指人心由朴质至变乱的总根源。
所以说,帝心不安,天下大乱。
所以,老子批判的就是这么一种教人追名逐利的社会思潮和文化现象。
而其对三皇五帝的批判,很可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报告文学高手——庄子编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