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Pexels
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的爱,大川自觉阉割掉了所有父母不喜欢的部分。
可纵使这样,父母依旧不相信他。
顺着不行,那反着来呢?
更不行。
他可能会发疯地报复你,比如到处造谣你,诋毁你等。
L刚结婚,婆婆就告诫她,别跟亲戚们打交道,没一个是好东西。
并一一告诉L,大姑怎么欺负自己,二姑怎么小气,小叔和婶婶怎么嚣张……
但L接触下来才发现,婆婆嘴里的“坏亲戚”其实都特别亲切。
L想解释,却被婆婆臭骂一顿,成了婆婆嘴里的“坏儿媳”。
从此,婆婆开始每天找茬跟L吵架,还要求他们离婚。
02 偏执型人格,是怎么养成的偏执型的人固然有点儿“可恶、可怕”,可任何人但凡有的选,都不愿意成为这样的人。
让别人痛苦和难受的人,自己也一定好不了哪儿去。
偏执型人最核心的情感是恐惧和羞耻。
他们的恐惧多半和“被毁灭恐惧”相关。
这些恐惧来源于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客体关系心理学家克莱因提出的“偏执-分裂心位”。
克莱因认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偏执的特性。
婴儿在6个月以前,当妈妈偶尔不能满足他的时候,比如去上班,或者抚养者不负责、不关注等,婴儿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就无法得到及时的满足。
小小的婴儿是无法理解妈妈暂时不在这件事的,他只能感觉到,自己快渴死/饿死/不存在了(孤独),妈妈还没出现。
他会感觉一种被毁灭和被迫害的焦虑,认为妈妈想让他死,
这就是婴儿的偏执心位。
图源:Pexels
当然,没有妈妈能总是及时满足婴儿的所有需求。
但这种事如果发生较少,婴儿会逐渐发现,妈妈走了还会回来,妈妈没有想要迫害自己。
而这种情况如果发生频繁,婴儿就会形成偏执的人格特色。
认为世界是危险的,所有人都是想迫害自己的。
第二部分,是成长中,父母真实的虐待和羞辱。
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不能理解,父母的反复攻击和伤害,比如言语和身体的虐待,其实是由于他们的人格缺陷。
他只会认为,是父母真的厌恶自己,真的太想要毁灭自己了。
所以,他就会变成了一只“惊弓之鸟”,始终活在曾经受伤害的时间。
他会时刻猜测、小心周围人谁想伤害自己,背叛自己。
为了避免被迫害,他也可能先发制人,比如,把别人都先投射成坏人。
因为,对他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保护他不再受伤,除了他自己。
就像F的爸爸一样。
图源:Pexels
了解这些,并不是为他们开脱。
而是了解了这些起源,你才能理解,他们其实不是故意那么对待你的。
不是你太坏,太糟糕。
这一切,不是你的错。
03 如何与偏执型父母相处与偏执的人相处,是相当痛苦的。
你永远都不会被理解,哪怕拼命证明,还总是被攻击,被怀疑。
糟糕的是,偏执型的人都有一套自洽的逻辑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他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哪怕周围所有人都给他指出来,他也不会认同。
所以,他几乎不可能主动去求助,获得改变和解脱。
那,作为他们的身边人,可以改变他们吗?
几乎改变不了,请放弃尝试。
F明白爸爸有些偏执后,各种努力查阅资料,甚至推荐爸爸看心理科,都无功而返。
让他们改变,放下戒备,不再怀疑,就好像你建议士兵们不要害怕,卸下铠甲,放下武器,走到敌人的枪林弹雨中一样。
谁敢呢?
改变不了,那怎么才能好好相处呢?
也许很难有比较和谐的相处,但至少要减轻你的痛苦。
图源:Pexels
第一,把他们投射和否认的内容,正常化,而不是纠正他。
比如,爸爸说,我觉得你就是舍不得花钱。
你可以说,是啊,人老了都会担心孩子舍不得为自己花钱。
这就是告诉他:你这样想是正常的。
不需要给他更多解释,或者与他辩论。
这样,偏执型的人会发现,原来在你心里,他那样想是正常的。
他就会内化这个接纳的部分,自我接纳也会多一点点。
而你们也会少一些言语的冲突。
第二、看到边界,做好自我分化。
比起如何跟他们更好地相处,更重要的是保护自己,不在这段关系中受伤。
大川花了38年才意识到,自己有一对偏执型的父母。
在这次大的冲突后,他才爆发,选择了切断关系的方式保护自己。
其实,除了切断关系这样直接的方式,我们还可以做两点:
首先,跟他们适当保持物理距离,减少联系,以免受到太多影响。
其次,看到你们之间的边界,并做好自我分化。
自我分化的核心是一个人与父母的关系,一个健康的人能够不断地与父母进行情绪上的分离。
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把自我从他人那里分化出来。
尝试更清晰明确有条理地看待、梳理自身的各个部分。
明确一下,哪儿是父母的投射,哪儿才是自己的内容。
把真正的真实的自己,从父母那儿分离出来,把他们的投射还给他们。
二是分辨理智过程和感受过程。
学会觉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理清楚自己的思考的过程和情绪感受体验的过程,这个部分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清晰地看待自己。
以上这些,也许都不足以帮你摆脱被偏执型父母投射的痛苦。
但只要走出了第一步,你是新生活也就会重新开始。
作者:高晨
编辑:金樱子
图源:网络
首发:壹点灵心理
专注心理成长,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