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锄出工为“晨”
晨(拼音:chén),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篆文有䢅和曟两种字形。䢅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像手持农具“辰”耕作。古人晨作而暮息,所以以双手持农具开始劳作表示“早晨”之义。曟始见于战国,一般认为是“辰”在”星辰“的意义上分化而来的,义为星名,即房星;也有人认为本义是早晨。“曟”和“䢅”后来都写作”晨“。
太阳升高为“晓”
晓,形声字。由“日”和“尧”构成。“尧”有高的意思,太阳升高也就是“晓”。“尧”字也表示城垛子,整个字的意思是站在城上的守夜者看到了日光,心里明白换班的时间到了,由此产生天刚亮的含义。
《庄子·天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说文》:“晓,明也。从日,尧声。”段玉裁注:“俗云天晓是也。引申为凡明之称。”后来引申为明智、明白、知道、告诉等义;也假借为“饶”等。现代汉语简化为“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