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观新闻的报道,将黑天鹅错误描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黑天鹅喜爱的栖息地类型广泛,包括湖泊、湿地、河流、海洋等多种生境。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植物,常常以水体中的沉水植物为食。黑天鹅在我国具有广泛的适宜栖息地、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作为大型鸟类,它们还竞争力强、缺乏天敌。因此,外来引入的黑天鹅是具有在野外形成自然种群并快速扩张,甚至造成生态危害的潜力的。
不再罕见的外来物种尽管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中常常使用“黑天鹅”来描述极其罕见、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的事件,但黑天鹅如今在我国却已不是难得一见的珍稀物种了。基于媒体报道,我所在的研究团队收集和统计了动物园和养殖场之外的非圈养黑天鹅在我国大陆的数量及分布情况(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自由生活的黑天鹅在中国大陆的数量和分布热图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目前,非圈养的黑天鹅在我国大陆除西藏自治区外的各省均已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和南部,保守估计总数至少有近七千只,共有四百多处公园及风景区成了黑天鹅的新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三十个本应用于保护我们的本土物种的保护区中也出现了黑天鹅的身影。
在所有有记录的地点里,大部分都允许黑天鹅的后代在原处继续生活,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限制它们的扩散。近年来,关于黑天鹅引入和扩散的媒体报道越来越多,尤其是2017年后,报道数量的增长近乎达到指数趋势。我们推断,黑天鹅在国内的种群数量很可能正在飞速增长。
不同年份黑天鹅引进和扩散的报道数量,虚线表示指数回归(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公众对黑天鹅普遍抱有十分正面的态度。在媒体报道中,对黑天鹅的正面情绪倾向的报道超过了95%,远高于媒体对一般外来物种报道的正面情绪倾向。尽管有部分文章能对黑天鹅的“外来者”身份作出正确区分,但主要也是表达出对其珍稀性的欣赏和欢迎的态度,没有提及外来物种的生态风险。
事实上,很多外来物种起初因外表美丽、观赏性高等因素而引入,成为被大家追捧的异域明星,最后却变成“麻烦制造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2024年北京日报报道黑天鹅一家成为凉水河上的移动“打卡点”
潜在的生态风险外来物种指的是被引入到非原生分布区域的物种,而当这些物种在新环境中繁殖成功,并对环境、经济或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时,它们便成为了入侵物种。
红耳彩龟(又名巴西龟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种小巧可爱的乌龟最初被作为宠物引入中国,我们的文化中对龟类吉祥、长寿意象的偏爱使其成为了人们的放生对象,这在无意中加速了它的种群在野外的壮大。该物种适应性强,繁殖力高,不仅与我们的本土物种竞争、挤占其生存空间,还携带有多种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