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我觉得我们需要一种更新型的亲子关系,不是互相牺牲,而是互相尊重,互相成就。
——豆瓣鱼,《读者》2021年第10期
周末带女儿去游乐场玩,一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想滑滑梯,他妈妈说:“危险,不要爬。”
他想跟其他小朋友一起搭积木,妈妈说:“你自己玩,不要打架。”
他在地上玩耍,妈妈说:“很脏,不要坐地上……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在妈妈不断否定的话语中,我看到小男孩手足无措地坐在一边,似乎做什么都不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父母的每一句话都如同种子,播撒在上面,影响深远。”
有的父母不断否定、批评孩子,却要孩子阳光开朗活泼,就像播了野草的种子,却期望它开出一片花海。
高情商的父母懂得语言对孩子的重要性,会细心耕耘孩子的心田,好好说话。
特别是这4句口头禅,常挂在嘴上,孩子更优秀。
来源:视觉中国
“我需要你的帮忙!”——培养责任感
自古以来,惯子如*子,有的父母习惯包办一切,觉得孩子还小,干不好、干不了,舍不得叫孩子帮忙。
结果孩子习惯了坐享其成,缺乏责任感,甚至连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
在一档调解节目中,有位妻子吵着要跟高收入的丈夫离婚。
原因竟是,丈夫32岁,吃饭还需要婆婆帮忙夹菜,否则宁可饿着肚子。
从小到大,丈夫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对他过分宠溺,啥事都是他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慢慢他变得性格内向,没有主见和责任心。
最后妻子无奈表示,实在很难继续过这样的生活,思前想后,决定放弃这段婚姻。
在部分父母眼里,洗衣服、拖地这些家务事是小事,孩子不做也罢,只要以后能扛大梁、干大事就行。
殊不知,一个孩子连家里的小事都干不好,都没有帮忙分担的责任心,以后真遇到什么大事,根本没能力承担一切。
《父亲的第一本教子书》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不要忽略孩子身边发生的日常小事,小事往往会对孩子责任感的养成发挥巨大的作用。”
所以,父母要懂得“求助”孩子,“用”孩子,舍得给他派活,让他有机会参与其中。
上班回家很累,主动开口跟孩子说:“宝贝,你能不能帮我把拖鞋拿过来,给我倒杯水?”
带孩子外出购物后,可以说:“咱们买的东西太多,妈妈提不动,你可以帮忙吗?”
看到孩子某些表现很出色时,可以说:“宝贝,你是怎么做到的?教教我吧!”
多让孩子帮忙,既能减轻父母的负担,又能锻炼孩子。
只有孩子多“担”一些,才能感知肩上的重量,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学会感恩父母,体谅他人。
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