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北京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那晚与友人饭后在美术馆附近散步。东四那一带属于老城区,穿过幽暗的胡同,尽头一家古玩店灯火通明,我们走进去,店里很安静,古香古色的家具中间,偶有两三盆水培绿植。走近一看,竟然是鸭跖草!鸭跖草像鲜切花一样养在水瓶中,还是头一次见。
释名:野竹草与碧蝉花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鸭跖草科、鸭跖草属一年生披散草本,童年乡间常见的野草,那时没人知道它们叫什么。后来看图鉴才知其名,但这个名字也着实令人费解,“跖”[zhí]是脚掌的意思,可无论花还是叶都不似鸭掌。有一种解释说,鸭子喜欢吃它们的叶子,经常光顾,它们在泥土地上踩过的脚印,与鸭跖草的叶子有几分相似,都似竹叶。
“鸭跖草”一名始见于唐陈藏器《本草拾遗》,又名鸡舌草、耳环草、鼻斫[zhuó]草;因其叶似竹,故又名碧竹子、淡竹叶、竹叶菜、竹青、竹节菜、笪[dá]竹等。据夏纬瑛《植物名释》推论, “鸭”与“野”、 “跖”与“竹”音近,所以“鸭跖草”实乃“野竹草”之讹变,其本义是“生于田野如竹之草”。
图 | 摄图网
除以上名称外,鸭跖草又名碧蝉花,明嘉靖年间编修的《陕西通志》载其名为翠娥花、翠蛾儿、翠蝴蝶,因其花朵之外形而得名:两片蓝色的花瓣展开如翅,伸出来的花药及花柱正像飞蛾之足及触须。《全宋诗》中录有杨巽斋所写的27首吟咏花卉的七言绝句,其第一首《碧蝉花》即写出了其形似飞蛾的特点:
扬葩蔌蔌傍疏篱,翅薄舒青势欲飞。
几误佳人将扇扑,始知错认枉心机。
碧蝉花、翠蝴蝶这类名称要比鸭跖草更美、更形象、更符合鸭跖草花朵小巧清新的格调,但历代医书都以“鸭跖草”为词条标目,现代植物分类学亦以其为本科与本属之名。
染色:羊皮灯与日本和服
鸭跖草的花朵虽小,但蓝色的两片花瓣精致小巧,明艳夺目,古人很早即用它们来染色。南宋末期诗人董嗣杲[gǎo]《碧蝉儿花》:“分外一般天水色,此方独许染家知。”《本草纲目》载:“巧匠采其花,取汁作画色(即颜料)及彩羊皮灯,青碧如黛也。”(草部第十六卷)羊皮灯源自草原民族,羊皮可遮风挡雨,由于皮薄,用来作灯罩,透光性也好。鸭跖草的蓝色花瓣,化身羊皮灯上的图案,如果在凉如水的夜晚点亮火烛,橙黄的萤光透出来,羊皮灯罩上的青绿变成青黑,恰似古代女子的眉黛。明代著名曲家高濂的养生专著《遵生八笺》载:“淡竹花,花开二瓣,色最青翠,乡人用绵收之,货作画灯,青色并破绿等用。”可见时人是用丝绵来吸取花汁以保存颜料的。
这种方法亦用于制作胭脂,鸭跖草又名蓝胭脂草。晚明时著名学者方以智《通雅》载:“一种曰鸭跖草,即蓝胭脂草也。杭州以绵染其花,作胭脂,为夜色。”(卷四十二)此处记载的“夜色”是一种绵胭脂,杭州人用丝绵薄片浸染花汁,待其充分吸收染料后晾干,日后需要用时,剪下适量绵胭脂泡水,得到的胭脂水即可用来化妆。
图 | 摄图网
在另一本百科全书式著作《物理小识》中,方以智亦提到这种胭脂:“杭州夜色:红,用重受胭脂;碧,用碧蝉蓝胭脂。以硃砂、大青皆重,不可作夜色。”(卷六)“重受胭脂”是用红花汁染成,“碧蝉蓝胭脂”用碧蝉花即鸭跖草染成。据孟晖《贵妃的红汗》介绍,杭州“夜色”这种胭脂的具体做法是:“先将重受胭脂泡在水中,获得红液,白丝绵浸而成赤,再以同样的方式浸取碧蝉蓝胭脂的彩液,给红棉添上青色。”红与蓝相调和是紫色,硃砂和大青颜色太重,不可用来制作夜色,说明“夜色”这种胭脂是稍微淡一些的紫色。据清人陈淏子的园艺学著作《花镜》:“土人用绵,收其青汁,货作画灯,夜色更青。”“夜色更青”,是说“夜色”这种胭脂偏蓝。如此我们能推测,这种名为“夜色”的胭脂,当是一种偏蓝的淡紫色,这不禁使人想到晴朗的深秋,日落西山暮色升起时天空。古人用“夜色”来命名,含蓄又浪漫,不禁引人遐思。
鸭跖草染色的技术在唐以前即传入日本。在日本,鸭跖草名为露草和月草,染出来的颜色为露草色。大概是因其花在清晨开放,过午即收,而人们习惯于清晨采摘,露水沾衣,故名之为露草。
鸭跖草染色在日本颇受欢迎,而且非常重要。多则文献记载人们采鸭跖草来制作“青花纸”。生于近江国(今日本本州岛东北)的僧人横井金谷上人(1761-1832)在《金谷上人行状记》中写到当地人采花染色的盛况:“这一带村中,七八月皆摘露草花染纸,相与兜售诸国。此云青花,七月初以来,连小猫儿也要帮忙采花,何况雀跃忙碌的人们呢?”江户时期著名的本草学家岩崎灌园(1786-1842)《本草图谱》亦载:“大和及近江栗太郡山田村有种植。苗叶大,高二三尺,直立。花倍于寻常品。清晨摘此花绞汁染纸。染家用于草稿,或灯笼等画具。”
岩崎灌园(1786-1842)《本草图谱》中的鸭跖草
用鸭跖草染青花纸,与我们用绵收其青汁一样,都是为了储存颜料,等到用的时候,用这种青花纸泡水即可获得染汁,就像我曾用写对联的红纸泡水来获得红色墨水一样。对此,岩崎灌园的老师小野兰山(1729-1810)在《本草纲目启蒙》中有详细的记载:“……(青花纸)用时剪开入水,出青汁,用于画衣服花样,覆以糊,入染料皆消去。亦用于扇面,色虽鲜美,沾水顷刻消去。用于舶来羊皮灯,映火鲜明。”
此则文献也告诉我们此种颜料为“染家用于草稿”的主要原因:容易褪色。正是因为这一点,在日本和服的传统染色法——友禅染中,鸭跖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画工用鸭跖草染成的青花纸泡水,得来的染汁用以绘制初稿,在正式染色时,布面上的草稿痕迹就很容易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