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的发胖率正在急速上升,据统计每10个人中就有7个人体脂含量超标,其中3个人严重超标。
肥胖会引起很多身体疾病问题,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尤为显著。
90%的发胖问题都是后天所形成的,例如不爱运动,暴饮暴食、饮食作息紊乱;工作久坐,经络不循环,血液、脏器工作缓慢导致代谢出现问题等,这些都是导致体脂积累的常见因素。
“爱美之心,入皆有之”,追求美是人的天性。美是一种心灵和视觉的感受,可以使他人愉悦,令自己快乐。美有赏心悦目、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耳穴疗法在中国已有五千多年历史,其理论是指人的耳朵与内脏器官有相互相关系,如内脏器官有变化时,耳朵便会出现反应。反过来说,如果刺激耳穴,便可对相连内脏产生一定的调节治疗功效
耳穴疗法早在《黄帝内经》就有有记载;20世纪50年代,法国P. Nogier发表的“胚胎倒影”耳穴分布图,主要根据西医理论体系,并提出了“三个相位学说”;20世纪70年代,美洲耳穴学术流派采用耳穴分区系统,创立了战场耳针等特色疗法;国内外的耳穴应用涉及到内、外、妇、儿等各科众多疾病,也包括心身医学、养生保健领域等;耳穴基础研究理论包括经络学说、脏腑学说、全息学说、近脑学说、神经学说、超微结构变化学说等;2013年5月,《耳穴名称与定位》成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行业国际标准。依据中西方较有代表性的经络学说、全息理论、神经学说、德尔他反射学说等, “耳穴医疗”体系逐步形成和发展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耳穴医疗”将在未来中西方医学研究中不断丰富,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