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广东惠阳教书的时候,就有一家个体工商户老板的儿子就在我班上。他家就在中山中路,租了一个比较大的门面店,是卖服饰用品的。他的店堂内面,都用红纸绿绿写着“清仓大甩卖”等等标语,挂在店堂里最显眼的地方,店门外两边也是贴着“清仓大甩卖”等的标语,架着音响,高声喊着清仓大甩卖的商品信息,招惹顾客上门。
这样的店铺,每天都是“清仓大甩卖”、“最后两天”,天天在喊,月月在清仓,年年在甩卖。我在那里教五年书,这家老板就只做这一种模式的生意。他这一个月清仓大甩卖鞋,下个月就清仓大甩卖夏装,再过一个月清仓大甩卖秋装。
晚上家访的时候,去他家时,通过聊天得知,生意真难做,他是利用这里农民工流动性非常大的优势来做生意。这些低档次的服饰,价格非常便宜,城市人根本不屑一顾,根本不上门,不光顾,更谈不上消费了。这些商品,都是经济型,要么外观漂亮,要么淘汰型的高档商品,要么非常耐用,经济实惠,一般非常适合低收入群体来消费,都能找到合适的价廉物美的商品。
他告诉我,他店的商品都是经济型低档商品,价格非常实惠低廉,赚钱全靠销售的数量,卖得多就赚钱,就能生存下去,卖得少,就不赚钱,就得关门了。在闹市区,农民工的流动量非常大,这些商品只有他们来消费。因此,只有使用农民工的消费心理,才采取这种“清仓大甩卖”的方式,常年累月做生意,维持生活。
他们的商品来源,一是沿海地区一些经济发展的地区,那些小型个体加工户生产的产品,以协议定销的方式销售。二是一些服饰生产商家淘汰处理的过时落后式样的服饰产品。三是一些大型商场积压滞销处理商品。四是一些商家处理的样品服饰。这些商品中,不泛非常多的货真价实的高档次商品,都是最低价格出售。
因此,这样的清仓大甩卖店,像其它服饰店,靠产品的质来获利,是根本不能生存下去的,他们必须靠销售的量大,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这样清仓大甩卖的商店,在城市农民工居住集中的地方都有存在,在城乡结合部的集贸市场上都处都有。凡是农民工多的地方都有这样的清仓大甩卖店。建议农民工朋友们,在进店消费的时候,千万要擦亮眼睛,认真选择商品,千万不要选择低质或者对人体有隐性危害的商品,更不要贪求便宜而上当受骗。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