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中原字样
逐鹿中原现代汉语解释为追赶所要围捕的对象。逐:追赶。鹿:所要围捕的对象。中原:本来制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现泛指整个中国。常比喻为帝位,权力。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逐鹿中原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知道,它出自于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秦朝失去统治地位,天下所有的英雄都在抢,只有才能高有能力的人得到了)。在这句话中“秦失其鹿”也是一个成语,比喻失去了统治地位,失去了权力。在这里“鹿”指的是权力,地位。那为什么要用“鹿”比喻权力地位呢?
司马迁画像
其一,因为在古代周朝的围猎中,作为天子的周王,要先射,而且要射中一头鹿。然后其他的诸侯和大臣才可以开始去狩猎,这时的鹿就已经是天子王权的地位象征了。
鹿
其二,还有鹿是一种被视为神物的动物,因为古代的人们相信鹿能给人们带来幸福长寿和吉祥,而且长寿神都是骑着梅花鹿的。在封建时代的历史中,一直到清朝,一般围猎也只有皇帝才能射中,其他人就是能射也不敢射,就是因为他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如果皇帝允许他的儿子或大臣射鹿,并且射中了,也要敬献给皇帝,说是皇帝的庇佑。因为这是皇帝才能够拥有的吉祥兽。
其三,按照现代的说法,古代的很多书籍,都存在着通假字。而“鹿”通“禄”,代表着权力。
其四,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代的皇帝打猎为什么不打老虎,熊等猛兽呢?打这些不是更能彰显其人的能力与武力吗?其实都是因为这些猛兽具有攻击性,不去打也是为了防止勋贵意外受伤。如果用老虎或者熊象征着王权,也就是当时的皇帝,有点不太雅观。老虎只知猎食,异常凶猛,显得皇帝很残暴。而熊这种大型的动物又太傻,代表皇权又不合适。鹿,不仅温驯,而且机敏,灵活,又有吉祥之意,用鹿来代表权力最为合适。
不愧为史学大家,用词都是那么的精准,意味深长。这一个鹿字,用的好。把勋贵们逐鹿的游戏场景,大家都想射得鹿的贪婪以及鹿在围猎中的机敏,全都表现出来了。有一种跃然纸上的感觉。
《编者寄语》亲爱的读者朋友,能读到这里说明我们缘分不浅,文章或许写的不好,但是你的意见和建议对我还是很重要的,因为有了你的品评,我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供大家阅读。我如果是那匹千里马,你就是伯乐,只有你才能鞭策着我发挥自己的才能,不断的进步。谢谢您的阅读。如果大家看完如有什么想法。欢迎评论留言。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