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训练眼神
找一面镜子,保持放松的状态,缓慢地转动眼球,先顺时针转动5-10圈,再逆时针转动同样的圈数。
接着,进行定视练习,选择一个固定的点,比如镜子上的某一点,双眼紧紧盯着它,尽量保持不眨眼,持续1-2分钟。
通过这些练习,能让眼神更加灵动有神,有助于在发声时更好地调动面部肌肉,从而调整共鸣,让声音更具感染力。
2、训练笑肌
将食指轻轻放在嘴角两侧,然后向上提拉,做出微笑的表情,感受笑肌的收缩。
保持这个动作10-15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
另外,还可以尝试发出“咝”音,同时保持微笑的状态,这样能进一步强化笑肌的锻炼。
当笑肌得到充分锻炼后,发声时口腔会自然打开,声音也会更加明亮、亲切。
3、训练唇舌
唇部练习可以先进行撅唇动作,将嘴唇尽量向前噘起,像吹口哨一样,保持3-5秒后放松,重复10次;
接着做咧唇,将嘴角向两边拉伸,呈微笑状,同样保持3-5秒后放松,重复10次。
舌部练习从顶舌开始,将舌尖用力顶在口腔内壁的左右两侧,感受舌部肌肉的紧张,每侧顶3-5秒,重复10次;
然后是伸舌,将舌头尽量伸出,再慢慢收回,重复10次。
这些唇舌练习能增强肌肉力量,使吐字发音更清晰,声音也会更加圆润动听。
4、训练鼻腔共鸣
哼鸣“嗯”音,感受鼻腔的震动,保持嘴巴微微闭合。
调整音高和音量,使共鸣效果更明显,能让声音更明亮、更有穿透力。
5、训练胸腔共鸣
用较低的音调发“咪”音,将手放在胸部,感受胸腔的震动。
找到共鸣点后,尝试在日常发声中运用,可使声音更浑厚、更饱满。
6、训练牙关开合
嘴巴最大限度地张开,像打哈欠一样,感受牙关打开,保持几秒钟后再慢慢闭合,重复多次。
此动作可打开口腔空间,使声音更圆润、响亮,避免声音挤在口腔前部。
7、训练膈肌弹发
快速深吸气,让气息充满腹部,然后借助膈肌的力量。
像咳嗽一样,发出“嘿、哈、嘿、哈”的短促有力的声音,注意声音要集中、有弹性。
经常练习能强化膈肌力量,有效控制气息,让发声更稳定、更具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