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民族的处世之道中,“以退为进”,是一个充满了智慧和哲学的道理,尤其是在遇到危险时,如果把自己更多的弱点暴露给对手,往往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话说康熙年间,有一八旗权臣,名曰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乃是八旗上三旗之中的正黄旗人,他的“姑奶奶”孟古哲哲,嫁给了努尔哈赤,并且还生下了一个儿子,便是清太宗皇太极,纳兰一族从此之后便是皇亲国戚。
而纳兰明珠更是娶了努尔哈赤的孙女,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算下来的话,明珠是和顺治一个辈分的人,是康熙的“堂姑父”。
纳兰明珠在康熙刚刚继位时,不过是一个大内侍卫,但没两年便升为了内务府总管,之后更是一路平步青云,不到十年便升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

康熙十二年,明珠更是因为练兵有功,让康熙龙颜大悦,得到了康熙的嘉奖信任,从此康熙便将明珠引为了心腹大臣,有什么事情经常先和他商议。
没过多久,明珠又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来了,吴三桂造反了。
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这是满清入关时,出了大力的三个汉人将领,满清朝廷为了嘉奖他们,特地将他们封到了云南两广地区为王,
渐渐地,这三人在自己封地内的权力越来越大,就如同土皇帝一般,这让康熙皇帝十分忌惮。

康熙十二年初,平南王尚可喜上奏康熙,请求告老还乡,却让自己的儿子商之信继续留在广东,想继承自己平南王的位置,这一下康熙不乐意了。
怎么着,你这个王爷没当够,还想留给你儿子继续当?真觉得云南两广等地不是我大清的了吗?
于是,康熙便召集了大臣商议此事,其核心问题就一个,怎么能够把这三人的王爷权力给收回来,也就是要“撤藩”。
此时明珠身为兵部尚书,又是康熙所欣赏的大臣,自然也是极力支持康熙撤藩,他和一群志同道合之人,如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等人一同上疏,坚持撤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