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雪菊茶的利弊,雪菊泡水喝是什么味道的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3-20 04:14:57

喝雪菊茶的利弊,雪菊泡水喝是什么味道的(1)

西北地区“变暖变湿”,近两年来被社会高度关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也将提案聚焦于此:

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会造成气候和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从而对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带来重大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研究,科学规划,在“十四五”和中长期规划中充分考虑暖湿化影响,趋利避害,积极应对。”(点击链接阅读全文)

研究表明,西北地区气温呈升高趋势,1961年至2018年,西北地区年平均增温速率为0.30℃/10年,而全国为0.23℃/10年,全球为0.12℃/10年;降雨总体呈增加趋势,新疆年降水量增加速率为9.6毫米/10年,青海、甘肃中西部为5.4毫米/10年。但由于西北地区基础降水量偏少(常年平均260毫米/年),降水量增加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而位于其东部的甘肃东部、宁夏、陕西年降水量还在减少,所以水资源短缺仍是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

加强西北地区暖湿化对经济社会的综合影响评估,强化风险管理研究,可以为趋利避害与科学应对提供科技支撑。那么,西北暖湿化,正为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围绕这一问题,中国气象报记者通过实地探访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寻找答案。

新疆

农业生产利弊并存

干旱格局不会改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全国的农业大区,由于常年少雨,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因此当地瓜果以“甜”闻名。

喝雪菊茶的利弊,雪菊泡水喝是什么味道的(2)

新疆南疆降水增多,对农业发展带来利好因素。图为岳普湖县农民在采摘雪菊。

然而,气候变暖变湿,新疆的瓜果还会这么甜吗?这一问题成为当下很多人的疑虑。

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的长期变化,势必对自治区农业种植结构产生影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气象台副台长李新建认为,暖湿化趋势对自治区整个农业发展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尚不能笼统地下结论。

新疆是我国棉花主产地,种植面积3000多万亩,连续20多年产量排名全国第一。如今,新疆棉花种植北界较20世纪80年代北移了一至两个纬度。

气候变暖导致无霜期延长,满足作物生长的时间增加了,会促使作物种植区域和品种熟性分布发生变化,有利于扩大喜温作物的适宜种植区域,但对于喜凉作物来说,产量和品质都打了折扣。”李新建说。

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艾先涛认为,气候变暖后,热量条件充足,降水增多利于灌溉,整体条件适宜棉花生长。但高温高湿达到一定程度,也极易诱发病虫害。

李新建提醒,除了暖湿化趋势本身对农作物生长影响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农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应引起关注。“作物开花期如遇大风、沙尘等天气,将影响作物的开花授粉与结果,进而影响产量。葡萄、红枣、西瓜、甜瓜等瓜果生长后期和成熟采收期如果雨水过多,不仅直接降低甜度,还会导致果实开裂,引起腐烂病、白粉病、黑心病等病害。”

李新建说,目前他们正在加强作物生长关键期气象灾害应对研究,包括降雨量与瓜果开裂和甜度的关系,开展强降水和连阴雨天气的预测和灾害预估等,努力降低灾害损失。

尽管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但专家普遍认为,当地干旱的气候现状不会改变,沙漠变江南是很难出现的;或许暴雪、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会增加,但瓜果还会一样甜。

喝雪菊茶的利弊,雪菊泡水喝是什么味道的(3)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南疆冰川加速融化。图为瓦罕走廊冰川。

新疆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自1961年以来,自治区年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加10毫米。1986年以前降水以偏少为主,之后转为明显偏多;仅2011年至2018年的年平均降水量比1961年至1970年的增加43毫米。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研究员毛炜峄说:“从目前来看,气候暖湿化对当地而言是利弊兼有、利大于弊,但从长期发展来看,风险会越来越高。”

喝雪菊茶的利弊,雪菊泡水喝是什么味道的(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