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古家具在各大博物馆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明清家具一般都是由硬木制作,虽然硬木的保存性较好,但是在历史的流转和时间的侵蚀下,仍不可避免出现损坏缺失,这就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和修复。
明清古家具的修复工作是文博事业中抢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多数文博单位的馆藏家具都没有得到科学规范的保护和修复。一方面是缺乏这方面的修复人才,但更重要的是缺乏对这方面的专题研究和普及,文物家具保护和修复行业后继乏人、许多传统工艺濒临失传的局面。
今日,研习君就帮大家总结一下明清古家具修复的十三大原则。
“保持原状”原则搞文物家具的修复,一定要保证修复完的家具与原物一模一样。这里的“原状”指的是古家具健康时的样貌,不是衰败破旧的状况,现状不等于原状。而且对于一些已经损坏、改变了原状的古家具,我们还要想办法恢复它的原状。
▲紫檀雕梅花纹条桌修复前后对比
恢复原状也要十分注意,在修复前展开精心细致的勘察调研,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而不能凭主观臆断,把好定案这一关。还必须坚持按原形制、原材料、原做法、原工艺进行施工,最好使用古老传承的修复手艺,才能使之不别扭、不走样。
即使在家具修复过程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也必须是在保证不改变家具原状的前提之下。新的材料只能作为保护和辅助材料而不能取代传统的材料,新技术也只能起保证作用,而不能替代原有的技术结构。
▲ 紫檀雕梅花纹条桌桌腿修复前后对比
“修旧如旧”原则家具修复师应该对所修家具的时代背景、材料性能、榫卯结构、装饰工艺等十分熟悉,才能通过修复工作使其再现历史原貌,也就是遵守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使古旧家具作为往昔生活的载体,显示出一定的社会历史生活的真实性。
所谓修旧如旧是指,无论是出土文物家具、库藏文物家具还是私家传世文物家具,在修复或复制后必须与原件的外貌相符。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修复时不能使用铁钉,并且尽量少用化学粘合剂以免破坏古家具精密的榫卯结构。
▲熬制鳔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