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虫剂防腐剂,木建筑是怎么防腐防蚀的?
我国的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所以木材的防腐就成为主要的课题。古代工匠建房的第一步即慎重选材,他们知道冬天采伐的木材干燥、坚实、不易腐朽。
晋代以前人们就注意到选取耐腐的木材。从民间流传“水浸千年松,搁起百年杉”的俗语,可知古代工匠很早即已懂得不同的木材有着不同的防腐性能。
通过长期的实践他们知道杉木暴露在空气中是不易腐朽的,而柳木、柏木、红松埋在水土之中是较难腐朽的。根据各种构件位置,性能的异同,选择性能不同的木材。
在建筑施工中,古代工匠还采取了一些相应的防腐措施。我国古建筑为防止雨水淋湿版筑墙,很早以来屋顶上就采用了较大的出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