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高度主要在1,500至3,000米,年平均降水量为300毫米。因此,通常选择5月左右进行播种工作,此时地表温度稳定在13~15摄氏度。
在我国进行白桦繁殖时,主要采用撒播的方式,以提高生长效果并保障种子获得充足的养分。
播种的一般步骤如下: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内,覆盖一层厚度为0.5厘米的细土,然后再覆盖一层薄的河沙,并进行适度的压实处理。
最后,使用遮阳的纱网进行覆盖。这样做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覆盖在表面的细土、河沙和纱网都需要进行*菌处理,以防止细菌滋生。
在种子全面萌发之前,为了加快萌发速度,种植人员应该控制苗床的湿度和温度,使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以确保白桦种子处于稳定的生长状态。
这样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促进种子的萌发和苗木的生长。在田间管理白桦苗木时,保湿和防晒工作非常重要。在苗木刚刚播种后,需要进行保湿处理。
这可以通过覆盖湿润的覆膜或草帘来保持土壤湿度,并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有助于促进苗木的生长和发育。
白桦苗木需要进行遮阴操作,尽管它们属于阳性植物且喜欢阳光。在播种后立即搭建遮阴棚,并覆盖遮阳网,可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管理时间。
在整个苗期都需要进行遮阴处理。随着苗木的生长,可以适当提高遮阳棚的高度,增加大约30厘米的高度,以提高透光性和通风效果。
这样可以为苗木的生长营造适宜的环境,促进木质化效果,并增强整体的抗逆能力。浇水是白桦苗木田间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由于白桦种子颗粒小,对干旱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保持苗床湿润状态。
当苗床出现干旱情况时,可使用细孔的喷壶进行浇水,避免水柱过大将种子冲离土壤而导致种子死亡。在播种后,苗木长出3~4片叶后,床面的湿度应适度降低,减少浇水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