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牛粪胡乱堆,卫生脏乱差。”这曾是很多人对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太阳升村的印象。如今,这里正在悄悄发生着蜕变: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全然不见牛粪踪影。
太阳升村养牛户众多,随着养牛户日益增多,牛粪污染环境成了村里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太阳升村养牛户变废为宝,将畜禽粪便加工制作成蜂窝煤状的生物燃料,不仅解决了牛粪的放置问题,更解决了村民们的“燃煤”之急。
太阳升村徐立民家的牛棚,里里外外干净整洁,14头肉牛一字排开,悠闲地咀嚼着草料。在牛棚的一角,1000多块棕褐色的圆形“蜂窝煤”整齐摆放。
表面上看就是一块块“蜂窝煤”,其实里面大有文章。“这可都是我用牛粪制作而成的,无须添加任何辅料,就可将牛粪制作成燃料,既环保又实用。”徐立民介绍说,产生把牛粪制作成“蜂窝煤”的想法源于一次偶然,他在某视频平台上看到了农牧民用简易的生产模具将牛粪等畜禽粪快速挤压成块,晾干后就可燃烧,还没有啥难闻气味。于是便花120元在网上订购了制作蜂窝煤的模具,不仅操作简单易用,而且生产效率还很高。“使用这个模具,单人一分钟内便可压制出10块牛粪‘蜂窝煤’,我一口气就压制了1000个,一点不觉得累。”徐立民高兴地说。
经过几天自然晾晒、风干后,牛粪就可以直接当燃料用,热值很高还实现了粪污不出院,就地实现能源转化。“牛粪可是好东西,用牛粪取暖烧得可热了。”指着自家的房屋,徐立民说,“14头牛每天产生的粪污,能加工近100块‘蜂窝煤’,冬季取暖的煤用不着了,算下来每年至少节省2000多元钱。”
得知徐立民利用牛粪做燃料,村里的养殖户纷纷来参观学习,更有许多周边村屯的养殖户前来“取经”,永兴村的养牛户白玉成就是其中之一。他学会了压制技术以后,便为同村的养殖户演示如何把牛粪压制成“蜂窝煤”。“现在牛粪可是好东西,我家7头牛每天产生的粪污,能加工近40块‘蜂窝煤’,冬季取暖可省钱啦。”白玉成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太阳升村村民探索的牛粪燃料化处理模式,解决了周边养殖户的牛粪处理难题,让新鲜牛粪摇身一变成为生物燃料。”好力保镇负责人介绍道,好力保镇将大力推广该模式,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实现乡村环境“洁净美”。
本文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