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即将来临,天气愈发炎热,很多家长都喜欢带孩子去游泳,即使不会游泳,在“热度”之下也会选择套个游泳圈在水里泡着,那清凉舒畅的感受,相信大家想想就迫不及待了吧!然而,你买的游泳圈安全吗?游泳圈=救生圈吗?如何正确选购游泳圈呢?快跟随江西新闻客户端走进《野外防溺水小课堂》第三期,一起来了解吧~
一、游泳圈与救生圈的区别
很多家长认为,只要有游泳圈就不容易发生意外,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大家要清楚一件事情,游泳圈≠救生圈。我们平时用的五颜六色的游泳圈,其实很多都只是玩具!
那么,游泳圈与救生圈的区别是什么呢?
1.质量标准不同
游泳圈:属于水上玩具,执行的是《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和《充气水上玩具安全技术要求》的标准,其所使用的软聚氟乙烯薄膜厚度按规定不小于0.25/0.30mm,安全使用年限大多为两到三年。
救生圈:属于救生专业器材,必须符合《救生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产工序更复杂,在重量、材料、性能上有更严格的质量标准:重量应大于2.5㎏,能在淡水中支承不少于14.5kg的铁块持续24小时。
2.材料不同
游泳圈:由塑料制成,重量轻、易破损、易漏气、抗压能力差、易爆裂,表面遇水湿滑,较难抓握,不能成为救生之用。
救生圈:采用的是实心泡沫材料,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裹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
3.外观不同
游泳圈:图案丰富、款式新颖、色彩鲜艳、携带方便、价格实惠,其显著位置处需印有中文或英文的安全标记,提示“非救生器材,需在成人监护下让孩子使用”。然而,市面上售卖的游泳圈质量问题由来已久,一些游泳圈存在厚度不足、有害物质如塑化剂超标等问题。
救生圈:大多颜色单一,多为橙红色,圈身具备荧光条,以方便救援,且价格比游泳圈贵出不少。(如下图所示)
4.用途不同
游泳圈:只适合在游泳池的浅水区域使用,不能代替家长的看护。如果带到深水区或者天然河流、海域等地使用,水流压力过大,就会出现缓慢消气的现象,具有危险性。
救生圈:是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如果到深水区、水库、海边游泳,最好使用救生圈,安全性较高,因为一旦遇险,只要紧紧抓住救生圈,可保证不会下沉,为救援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