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培育壮秧。
培育适龄带蘖矮壮秧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塑盘育秧。
塑盘育秧选用561孔塑盘,免耕栽培选用434孔或353孔塑盘,配套使用壮秧剂或者多效唑(或旱育保姆)。
其它按照常规塑盘育秧方法进行。
壮秧剂使用方法:每亩大田用壮秧剂0.5~1.0公斤与适量的细泥或泥浆拌匀,撒施或灌满秧盘,然后播种。
多效唑使用方法有两种:
①药液浸种。浸种消毒后,按每公斤水加入多效唑0.1克(15%多效唑20克即一包兑水30公斤)的比例配制成多效唑溶液,将种子放入该药液中浸10~12小时,然后催芽。
②喷施。在秧苗一叶一心期,每亩秧田用15%多效唑40克兑清水30~40公斤喷施。
旱育保姆使用方法:
先将精选的稻种放入清水中,早稻浸泡12~15小时、晚稻浸泡8~12小时(可至破胸前),不用催芽,然后将浸好的稻种捞出,沥至稻种不滴水时倒入瓷盆(水桶)中,慢慢加入旱育保姆,滚动包衣,直至旱育保姆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稍为晾干后播种。旱育保姆一袋(350克),拌稻种1~1.2公斤。
2、编织布隔层育秧。
整畦施肥:按畦面宽1.2~1.5米、沟宽30~40厘米规格起厢。施足基肥,使土肥混合均匀。播种前浇足浇透底水。
铺布摊泥:选用透水、透气性好的编织布。切割成每块规格:长60~75厘米,宽40~50厘米。铺布时拉紧铺平、贴紧畦面。然后铺上厚度为2厘米左右的肥泥或泥浆,用耥耙耥平。
播种盖膜:用旱育保姆隔层育秧的只浸种不催芽;用壮秧剂或多效唑隔层育秧的要浸种催芽,方法分别同旱育保姆育秧和塑盘育秧。
将催芽露白或经旱育保姆包衣的种子均匀播撒,每平方米播种量:常规稻100~150克,杂交稻60~80克,秧龄长的适当稀播。
要压种入泥或用细土盖种,并喷施专用除草剂,如秧田一次净等。喷后早稻用农膜覆盖保温,晚稻用农膜、稻草或遮阳网覆盖防止大雨冲刷。育苗与移栽:注意通风炼苗,适量浇水和清除杂草,如底肥不足,在秧苗两叶一心时用稀粪水或沼气液或1%~2%的尿素淋施后,再用清水洗苗。
起秧前12~20小时浇一次透水,起秧时分块掀起,卷成筒状运秧。可以边分边抛,也可以统一分好秧后抛栽。
(五)稻田处理。
免耕抛秧稻田按照《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规程》方法进行稻田处理,常耕抛秧稻田接照《水稻抛秧栽培技术规程》方法进行稻田处理。抛秧前开好四周排水沟和工作沟。
四周排水沟要求沟宽30厘米、沟深20~25厘米;按每4~5米开一条工作沟,工作沟的沟宽30厘米、沟深15~20厘米,开好四周排水沟和工作沟后耥平厢面待抛秧。
(六)移植抛栽。
适宜龄秧:早稻3.5~4.5叶,晚稻4.0~5.0叶。抛秧前1~2天施足基肥,待田水自然落干或排干水后即可进行湿润抛秧。晚稻抛秧应选在下午4时后抛栽,避免高温灼伤、晒死秧苗。高肥力田块,早造每亩抛1.8~2.0万蔸、晚造每亩抛2.0~2.2万蔸;中等肥力田块,早造每亩抛2.0~2.2万蔸、晚造每亩抛2.2~2.4万蔸;低肥力田块,早造每亩抛2.2~2.3万蔸、晚造每亩抛2.4~2.5万蔸。
(七)本田管理。
1、水分管理。
总的原则:水稻移栽后,全生育期田面不留水层。
分蘖期:抛秧后至够苗前保持田间湿润,即保持沟中有水,水不上面,厢面湿润。够苗晒田时,全部排干沟中水,晒至田面露白根。
幼穗分化期:利用自然降水或人工沟灌补水保持箱面湿润即可,人工沟灌补水后让水在沟中自然落干。
抽穗灌浆期:保持沟中有水,水不上面,厢面湿润。黄熟期:自然落干沟中水,但要避免田面过早干裂。
2、肥料施用。
基肥的施用方法:整好田开好沟后,让沟里的水落干至半沟水或排水至半沟水,然后把肥料均匀撒在湿润的厢面上。追肥的施用方法:在厢面湿润,无水层的状态下追肥,分厢撒肥,把肥料均匀地撒在厢面上。
基肥:在抛秧前1~2天每亩施用750~1000公斤腐熟农家肥和20公斤复合肥(或者尿素7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氯化钾5公斤)作基肥。
分蘖肥:早稻抛后5~7天、晚稻抛后4~5天,每亩施尿素和氯化钾各5~8公斤;早稻抛后15~20天、晚稻抛后10~15天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施尿素和氯化钾各7~10公斤。
穗粒肥:根据禾苗长势,拔节期酌施促花肥。剑叶露尖或大胎裂肚时,酌施保花肥,每亩施用复合肥5~7.5公斤。若后期光照条件较好,群体适中、叶色偏淡的稻田,可在齐穗期施壮尾肥,每亩施尿素2~3公斤或复合肥5公斤左右。
齐穗期后看苗喷施叶面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加尿素250克兑水50公斤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