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大量应季的水果、物产上市。作为“吃货”集中地的广东,人们根据长期的生活实践,形成了不少“秋天与吃”相关的俗语,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第一句:秋风起,食腊味。
广东的腊味主要以腊肠、腊肉、腊鸭为主,沿海的居民也会做腊鱼。咋一看会觉得是“秋风”吹响了广东人吃腊味的号角,其实这是民间智慧的表现。首先,大量家禽、家畜经过大半年的饲养,入秋时节已经足够肥美,宰*正当时。其次,古时候没有太多储存食物的方法,唯有秋高气爽的时间,才能做出美味、能长期存放的腊味。许多居民,就是靠这段时期做好的腊味度过寒冬。凉风拂脸的时候,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味饭,是许多老广秋天里的指定动作。
第二句:秋风起,三蛇肥。
所谓三蛇,一般是指眼镜蛇(即饭铲头),黄梢蛇(即过树龙)和金环蛇(即金角带或称金脚带)。广东人认为,蛇肉具有补气血、强健体质的作用,蛇类在冬眠前长得又肥又壮,当然要抓住这个滋补的好时机。不过,随着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越来越强,现在食用的蛇类,基本都是人工饲养而成的。“入秋食蛇”发展到现在,更多的是人们注重养生、贴秋膘迎寒冬的表现。
另外,粤语中还有“秋分天气白,吴忧无饭喫”的说法。意思是只要秋分时节天气晴好,稻谷等农作物就可以有很好的收成,就不用为吃饭而烦恼。而“秋后扇,无人睺”,指的是入秋以后,原来用于扇风解暑的扇子,就变得无人问津,比喻事物已经过了需求的时间。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蕴含着许多民间智,让我们用心体味生活,发掘更多有趣的民间俗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