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属于五脏之一,其功能:
①主藏精:对精气具有闭藏作用。肾所藏之精气,来源有二:一者为“先天之精”;一者为“后天之精”。而肾中精气又可概括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肾阴对人体各个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濡润的作用。肾阳对人体各个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的作用。
②主水液:肾的气化功能对人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代谢平衡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③主纳气:纳,即固摄、收纳的意思。肾主纳气,即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以保证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故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说起补肾,源远流长,特别是补肾的中药。古人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不断地摸索和总结,发现了不少能补肾的方法和药物。
温补肾阳常用中药
【性能特点】药味多甘、辛、咸,药性多温热。
【功效】补肾壮阳,能补一身之元阳。
【适应范围】主要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性欲淡漠、阳痿早泄、精寒不育或宫冷不孕、尿频遗尿;脾肾阳虚,脘腹冷痛或阳虚水泛水肿;肝肾不足,经血亏虚之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筋骨痿软,或小儿发育不良、囟门不合、齿迟行迟;肺肾两虚、肾不纳气之虚喘及肾阳亏虚、下元虚冷、崩漏带下等。
冬虫夏草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肺、肾经。
【功效】益肾补肺、止血化痰。
【使用注意】有表邪者不宜使用。
【药物应用】
①用于阳痿遗精、腰膝酸痛。本品有益肾补阳的功效,可以单用浸酒服用,也可与杜仲、淫羊藿、巴戟天等补肾助阳药配成复方应用。
②用于久咳虚喘、劳嗽痰血。本品既补肾阳,又益肺阴,且可止血化痰,可单用或与其他补益肺肾药同用。若肺阴不足,劳嗽痰血,当与沙参、阿胶、川贝母等养阴清肺、止血化痰药同用。
③用于病后体虚不复或自汗畏寒,可以与鸡肉、鸭肉、猪肉等炖服。
鹿茸
【性味】甘、咸,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使用注意】
①宜从小剂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可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赤或伤阴动血。
②凡发热者忌用本品。
【药物应用】
①用于肾阳虚衰、精血不足。本品可壮肾阳、益精血,单用或配入复方。
②用于肾虚骨弱、腰膝无力或小儿五迟。本品可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常与五加皮、熟地黄、山茱萸等配伍使用。
③用于女性冲任虚寒、崩漏带下。本品可补肾阳、益精血,兼固冲任、止带下,常与海螵蛸、龙骨、川续断等配伍使用。
④用于疮疡久溃不敛、阴疽疮肿、内陷不起。本品可补阳气、益精血而达到温补内托的目的,常与当归、肉桂等配伍使用。
蛤蚧
【性味】咸,平。
【归经】归肺、肾经。
【功效】补肺气、定喘嗽、助肾阳、益精血。
【使用注意】
①《本草纲目》记载:“药力在尾,尾不全者不见效。”因此,使用蛤蚧时必须其身体完整入药。
②《本草纲目》记载:“入药须雌雄两用,或云阳人用雄,阴人用雌”。因此,蛤蚧入药时最好是一对,不能单只。
③风寒或实热咳喘忌服。
【药物应用】
①用于肺肾两虚之气喘咳嗽、虚劳咳嗽,常与贝母、紫菀、杏仁等配伍使用。
②用于咯血,常与麦冬、款冬花、胡黄连等配伍使用。
③用于肾虚阳痿、遗精,常与山茱萸、五味子、补骨脂等配伍使用。
④用于小便频数,常与桑螵蛸、人参、鹿茸等配伍使用。
⑤用于消渴,常与党参、山药等配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