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人情大国,送礼文化是中华文明萌芽之始便已存在。数千年来礼尚往来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除非与世隔绝,否则送礼便是人生社会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必修课。小到朋友之间增进感情,大到上下级之间求人办事。无论是出于感情还是出于利益,礼物都是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和中介物。
一个不懂得送礼的人,注定在这个社会上一事无成。人们为了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几千年来在这件事情上深入钻研。经过无数次的碰壁,终于总结出了所谓的六不送原则。
老辈人甚至把它编成顺口溜叫,东西六不送,送了人才空。
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么会去送了之后还要人家人财两空呢?
第一样不能送的是钟表。
自清朝中后期开始,钟表便已经成为了上层阶级的日常用品。到了民国时期,就连普罗大众都已经用得起钟表。
不过,在那个时候,钟表可不仅仅是个生活用品那么简单。有些小型钟表属于奢侈品的行列,是身份的象征。我们看清末民初电视剧的时候,经常就会看到那些出洋留国回来的人,西装革履,怀里揣着一个钟表,特有范。
怕是在今天,劳力士这些豪华名表都饱受世人追捧。谁不愿意别人给自己送个劳力士钟表?为什么古人却对这些东西如此忌讳呢?
首先是送礼方和被送礼方,他们都不喜欢钟表。
对于送礼的一方来说,代表的是什么?是时间,时间代表是生命。古人是非常迷信的,他们认为把时间送给别人会折自己的寿。
而对于被送的一方来说,他们同样也不愿意接受钟表。钟与终同音,送钟就等于送终,这相当于诅咒别人去死。要是真送这玩意儿,非但不会被别人感谢,反而会开罪于人,被扫地出门。
送礼的第二个禁忌就是鱼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