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当你走在街头,秋风轻轻拂过,带来丝丝凉意。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看似温柔的秋风里,却隐藏着对我们肺部健康的挑战。在中医的智慧里,肺就像人体的 “气之根源”,它不仅掌管着我们一呼一吸,维持生命的运转,还对全身的气起着主导作用。想象一下,肺就如同一个繁忙的 “气*换站”,不停地将外界清新的空气引入体内,同时把身体产生的浊气排出,保障我们身体的 “气路” 畅通无阻。而且,它还像一位默默的助手,协助心脏推动血液在身体里循环流动,让身体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得到滋养。
中医五行学说中,肺与秋季有着特殊的关联,就像一对亲密无间的伙伴。秋季的气候特点与肺的特性相互呼应,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这意味着,当秋天干燥的邪气来袭时,很容易顺着我们的皮肤和口鼻,悄悄潜入身体,而肺往往首当其冲成为 “受害者”。你瞧,一到秋天,身边不少人就开始频繁感冒,咳嗽声此起彼伏,还有咽炎、鼻炎、支气管炎等各种与肺相关的疾病也纷纷找上门来,让人苦不堪言。这其实都是肺气不足在 “捣鬼”。要是我们的肺气充足,身体就像穿上了一层坚固的 “铠甲”,免疫力大大提升,能够轻松抵御外界邪气的侵袭,让我们在秋天也能活力满满。所以啊,秋天养生的关键,就在于好好养护我们的肺气。
那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肺气不足,需要补养肺气了呢?身体其实会给我们发出一些信号。
抵抗力差,频繁生病
肺气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导着全身之气的运行。一旦肺气不足,就好比军队失去了指挥,人体的卫气运行也会受到影响。卫气就像身体的 “边防部队”,负责温养肌肤,调节皮毛上的汗孔开合,阻挡外界邪气的入侵。当肺气不足时,卫气的这些功能大打折扣,我们的身体就变得像一座不设防的城市,极易受到外界病菌的攻击,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抵抗力差。比如,别人可能只是偶尔感冒一次,而肺气不足的人,却可能一个秋天要感冒好几次,总是在与疾病 “战斗”。
咳嗽无力,气短难舒
肺主呼吸,是我们身体与外界进行气*换的 “核心枢纽”。如果肺气不足,呼吸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就像一台老化的风扇,运转起来变得吃力。这时候,咳嗽就成了常见的症状,而且咳嗽起来声音微弱,仿佛没有力气。在日常生活中,稍微活动一下,比如爬几层楼梯,或者快走几步,就会感觉气短,呼吸急促,仿佛氧气怎么都不够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咳痰清稀,积聚成湿
肺气不足时,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就像失去了平衡的天平,无法正常工作。原本应该顺畅排出体外的水液,就会在体内积聚起来,时间一长,就变成了讨厌的痰湿。这些痰湿表现为痰液清稀,总是感觉喉咙里有痰,咳又咳不完,非常难受。而且,身体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湿气重的症状,比如身体困重,四肢好像被绑了沙袋一样,提不起劲来。
自汗畏风,毛孔失固
肺气虚弱还会导致卫气不足,卫气就像守护皮肤毛孔的 “小卫士”,当它力量不够时,皮肤毛孔就像失去了锁的门,无法正常调节开合。津液就会不受控制地从毛孔渗出,表现为稍微活动一下,或者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出很多汗,这就是自汗。而且,这样的人特别怕风,稍微有点风,就感觉身体凉飕飕的,容易着凉。
在众多补养肺气的药材中,黄芪可是一位赫赫有名的 “明星药材”。黄芪味甘,性微温,就像一位温和的守护者,走进我们的脾胃和肺经。它的功效可多啦,既能健脾补中,像给脾胃这个 “后勤部长” 加油打气,让它更好地工作;又能升阳举陷,把身体里的阳气提升起来,让我们充满活力;还能益卫固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就像给身体穿上一层防护衣;此外,它还有利尿和托毒生肌的作用,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促进伤口愈合。
黄芪主治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证等多种病症。从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开始,黄芪就已经被人们用于治病养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啦,在漫长的岁月里,它帮助了无数人恢复健康,因此被大家赞誉为 “补气圣药”。对于肺气虚证,黄芪有着显著的疗效。如果你感觉自己是气虚体质,不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黄芪来泡水喝,就像给自己准备了一杯 “元气水”。或者在煲汤、做菜的时候,放一些黄芪进去,让美食在满足味蕾的同时,也悄悄为你的身体补充着能量。坚持一段时间,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说话更有底气了,身体也感觉更有力量了,仿佛重新找回了青春活力。
秋天想要更好地养肺气,黄芪还可以和其他一些药材搭配,发挥出更强大的功效。
黄芪 玉竹,补气滋阴双管齐下
玉竹,这味药材味甘,微寒,就像一位温柔的仙子,走进肺经和胃经。它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神奇功效。想象一下,它就像在身体里洒下一场甘霖,滋润着干燥的肺和胃。当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等症状来袭时,玉竹都能大显身手。将性温的黄芪和性微寒的玉竹搭配在一起,就像两个性格互补的伙伴,相互中和,减弱了药材的偏性,却能更好地发挥出补中益气、养阴生津的功效。特别适合那些阴虚火旺、气阴两虚的人。比如,有些人在秋天容易出现口干舌燥、手心脚心发热,同时又感觉身体乏力,这时候用黄芪和玉竹搭配,就能很好地缓解这些症状。
黄芪 百合,补气益肺更安心
百合,味甘,性寒,宛如一位宁静的使者,走进心、肺经。它能养阴润肺,还能清心安神。当你因为阴虚久咳,痰中带血,或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而烦恼时,百合就能派上用场。黄芪和百合携手合作,同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中和药材的偏性,发挥出益气养阴、宁心安神的作用。对于那些阴虚燥咳、气虚乏力、自汗盗汗,同时还被虚火扰心,失眠多梦困扰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剂良方。想象一下,在秋天的夜晚,泡上一杯黄芪百合茶,既能滋养肺气,又能让你的心平静下来,安然入睡,第二天醒来,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黄芪 桔梗,补气宣肺有奇招
桔梗,味苦,性平、辛,如同一位勇敢的开拓者,专门深入肺经。它有着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独特本领。当咳嗽痰多、胸闷不畅、音哑,甚至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等问题出现时,桔梗就能发挥它的优势。桔梗与黄芪搭配,就像一对默契的搭档,将黄芪补气升阳的功效与桔梗宣肺利咽、排脓祛痰的功效完美结合。特别适合那些肺气虚的人,尤其是在秋天,受到风寒后咳嗽,咳白痰,而且痰多,感觉胸闷不畅,咳痰都没力气的人。喝上一杯黄芪桔梗泡的水,仿佛身体里的 “气路” 一下子畅通了,咳嗽、咳痰等症状也会慢慢减轻。
肺的健康,三分靠治疗,七分靠养护。就像培育一棵大树,需要我们精心呵护。在肺还没有出现大问题之前,我们就要重视起来,加强养护。而秋天,正是养肺气的黄金时节。如果你感觉自己有肺气虚的症状,不妨试试文中介绍的黄芪搭配方法,无论是煮汤还是泡水,都能为你的肺气健康助力。在这个秋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养足肺气,迎接健康的秋冬。你在秋天有没有出现过与肺相关的不适症状呢?有没有尝试过用黄芪调理身体呢?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吧!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