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心呈•罗寿能)(至善书院•健康•家庭•事业)第346集《高效演讲》:
1.人生三“演”:演讲(有演有讲,口讲身演,会演懂讲,假演真讲)、演艺(无艺不演,外演内艺,艺高心演,知艺善演)和演戏(因戏而演,戏弄台演,知演明戏,明演善戏)。
(1)人生第一“演”:演讲。
何谓演讲?“演讲”是一种交流、沟通、合作的认知能力和智慧层次,“演讲”也是一种自我表演的技能,更是一种与自己、他人和这个世界产生连接的艺术。
这个世界看起来有几十亿人组成,其实真正与自己能产生交流、沟通、合作、连接的人,只有一个就是“自己”。一个人与“自己”的所有连接都会投射在“他人”和“这个世界”上,一个人“一丝不挂”地来到这个人世间,走的时候也带不走任何“东西”,那为什么人要那么地争强好胜、争名夺利、为所欲为、既要又要还要呢?
婴儿的柔软脆弱恰恰能以“柔弱克刚强”, 童年的天真无邪不正是“快乐幸福”,年少的无知者不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年青的凌云壮志不正是“会登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年的危机四伏带来的就是“觉醒觉悟”,老年的色衰年老不正是“开悟涅槃”,暮年的几度夕阳红不就是“极乐世界”吗?
《道德经》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意思是诚信的话语往往不好听且逆耳,好听顺耳的活语往往没有诚信。明“道”之人从来不辩解,善于辩解的人往往不是明“道”者。善于知道的人从来不彰显自己的“博知”,“博知”者往往是表现出“不知”。圣人正因为从来不“积累”,反而是给予帮助他人,自己得到拥有越来越多越有。给予帮助他人越多,自己得到拥有更多更有。所以真正的天之道,是利他且从不伤害。真正的人之道,是作为了但从不争名夺利,这才是真正懂得了“为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的大智慧圣人。
俗话说:“骂人是骂自己,打人是两败俱伤,说话是说给自己听的。”,为什么呢?如若从物理的作用与反作用力来讲,给任何物体一个“力”,一定会有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反回来,一个人无论有多少高超的“演讲”能力技巧,能让别人听进去5%,已经是高手中的“高手”了,基本上都是处于“对牛弹琴”的状况。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向外“输出”,无非是在调动人的本能*、本能情绪、本能情感,也就是让人的“本能脑”与“情感脑”处于高速“旋转”的状态,从而让“理智脑”处于放空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心灵鸡汤”和疯狂“洗脑”。这也是有必要的,就比如人的身体也需要“洗澡”来清除“污秽”一样,关键是用那一个“大脑”来清除,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清除,最后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而已。
从众心理、出售焦虑担忧、固定型思维、自我设限、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唯心主义、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批判主义、唯物主义、左倾主义、右倾主义、马列主义、主观主义等等都是“演讲”的主题,但折射出来的都是人性的“自私自利贪婪”与“无私我奉献”的本性,无论自己做出什么样的判断选择,都是自己亲手创造打造的“自作自受”,毕竟能达到真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圣人,如苏格拉底、佛陀、老子、耶稣、孔子这样的圣人,确实是凤毛麟角且几千年一遇。
(2)人生第二“演”:演艺。
何谓演艺?生活无非是一场“艺”,全凭个人的“演技”,人生这场“戏”,每一个人都有演员、主角、配角、反派、导演、观众,就看自己怎么“演”、怎么“讲”、怎么“艺”,而且每时每刻都在“现场直播”,并且是不能重来的“单程演出”,无非是时间、地点、观众、事件在不断地更换,但“核心人场”从来都不会更换。
现在比较流行的“演唱会”就是最典型的“演艺”,谁在“演”、谁在“讲”、谁在“艺”、谁又在被“收割”呢?这不就是一群人的“狂欢”,更是一群人的“孤独”吗?其实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一个人,一个人的“孤独”,不也是一个人的“狂欢”吗?并且一个人的“孤独”与“狂欢”才是真正的“独孤求败”,与他人的“狂欢”,更多的也许还是逢场作戏、残缺匮乏、寂寞难耐、相互伤害、自欺欺人。反而一个真正懂得了自娱自乐、独来独往的人,内心更加的“平静安宁”、“心无挂碍”,这难道不正是未来社会所“稀缺”的“能才德”吗?
“演与不演”、“讲与不讲”、“艺与不艺”,全在“演技”,有的人是“披着羊皮的狼”、有的人是“披着狼皮的羊”、有的人是“人不人鬼不鬼”、有的人是“衣冠禽兽”…
(3)人生第三“演”:演戏。
何谓演戏?很多人已经分不清楚了人生这场“戏”,到底是人在“戏”中“演”,还是“戏”在人中“演”,是“假”戏演“真”戏,还是“真”戏演“假”戏,关健是这个“戏台”是谁搭建的呢?这出“戏”的结局又是谁“死得难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