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家乡的樱桃逐渐成熟,因为工作的原因,在青海西宁没能回去赶上采摘樱桃的时机。原本想让家乡的朋友邮寄一点尝尝鲜,但都说樱桃不适合长期运输,容易变质、生虫。那么为什么小樱桃难以长期保存以便于运输呢?
樱桃易腐的生物学根源
查阅资料才知道,樱桃属于呼吸跃变型水果,脱离母体后仍维持高强度的呼吸作用,每千克果实每小时可消耗15mg左右的氧气 。
并且樱桃的果肉含水量高达80%以上,表皮仅由单层蜡质保护,轻微碰撞就会形成肉眼难见的微裂伤,成为微生物入侵通道 。更特殊的是,樱桃果柄在采摘后24小时内就会开始褐变,加速整体腐败进程 。
樱桃核中含有的氰甙类物质,在果核破损时会水解产生剧毒的氢氰酸。这种防御机制在果实完整时可防止虫害,但一旦果肉腐败导致核破裂,就会形成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