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王的故事,月亮国王故事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5-21 02:59:10

月亮王的故事,月亮国王故事(1)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路德维希二世是个让后世人想入非非的国王。

新天鹅堡闻名世界的同时,世人也会打探打探城堡背后的故事,于是探到这个被童话光彩笼罩的国王和茜茜公主的故事,然后心满意足,果然一切都是像童话故事那样顺理成章地发生的。耽于幻想充满骑士精神的王子,美丽善良的公主,还有求而不得,以城堡铭记爱情的行径实在让人唏嘘,让人感叹“世间安得双全法,事业爱情双丰收”。

然而,现实并不是童话故事。

路德维希二世是个不合格的国王,甚至不是为爱情勇敢奔赴战场的骑士。新天鹅堡不是为了爱而不得的茜茜公主所修建,而是为了他虚无缥缈的个人理想。尘世中没有他爱的人,他是一个孤独的人,就像他自己称自己为“月亮王”,皎洁,孤独,行走在山林水泽间。

一、贵胄还是庸才

1845年8月25日,路德维希出生于慕尼黑的宁芬堡,他是统领巴伐利亚的维特斯巴赫家族的后裔。巴伐利亚地界不大,但山清水秀,地灵人杰,寸土寸金…….总之,是个适合贵族生活的好地方,而维特斯巴赫家族,人才济济,女美男帅,还流传着一种平常人家得不起的富贵病——“精神病”,二者相结合,路德维希似乎是个命中注定的故事综合体,一个得了精神病充满忧郁气质的帅国王,想想都很刺激。

作为一个文弱的美男子,路德维希在严父的凌厉的教导下备受折磨。

对于长子喜爱文科这个事,马克西米利安二世表示过妥协,既然喜欢看书那就多看看政治经济学,没事儿就批批奏折练练文法也行。但路德维希表示喜欢纯文学艺术,就是那种古往今来学了都要饿死自己的纯文学。如此扶不上墙,马克西米利安瞧着这个儿子,怎么都不顺眼,因此父子俩的关系相当恶劣。

《路德维希二世》剧照

终于,王子在1864年熬出了头。这年,老国王驾崩,路德维希18岁,风华正茂,看起来很是适合当国王,加上长得好看,性子温和,从而赢得了巴伐利亚人民的一致爱戴。

欢喜到1866年,德意志联邦内部开始正面掐架,奥地利和普鲁士就是一座山里的两只老虎,奥地利由延续了上百年的哈布斯堡家族把持,德高望重,倚老卖老,普鲁士的霍亨索伦家族则是后起之秀,势不可挡,加上“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铁血改革,普鲁士就是一只长了翅膀的老虎。

战争仅仅持续了七周,奥地利和巴伐利亚就迎来了失败,奥地利失去了德意志的领导权。输了战争,国王完美的形象有了裂缝,人们将怒气堆积到国王身上,开始认为国王长得帅不帅可能没那么重要,又不是追星养爱豆。路德维希也发现了自己的处境是多么艰难,作为国王,除了花钱,根本做不了什么实质性的决定。普奥战争之后,巴伐利亚好歹依旧是个独立的王国,该有的国家主权一应俱全。

4年之后,普法战争爆发,巴伐利亚又面临着站队的选择,不同于上一次,巴伐利亚这次只能选择支持普鲁士,尽管路德维希崇拜法王路易十四,欣赏法国文化,但巴伐利亚终究是德意志民族国家,加之那又是个民族主义茁壮成长的世纪。路德维希眼睁睁地看着普鲁士取得了胜利,并在俾斯麦的忽悠下签了《帝诏书》,拥护普鲁士王当上德意志皇帝。自此,巴伐利亚正式沦为普鲁士的附属国。

受战争失败刺激最深的是路德维希的弟弟奥拓,他的荣誉感逼疯了他。奥拓的疯癫也预示了路德维希的不详命运,家族遗传的精神疾病阴影开始盘旋在路德维希头顶。晚年他被诊断为精神病患者,退出国王位。

一连串的失败证明出身高贵的路德维希毫无治世之才,可也不能说他是个庸人,他厌恶战争,并且知道战争带给巴伐利亚的只有伤亡,因此拒绝战争。他是那种就算知道结局,依然任其发生的人。换句话说,他是会逃避的人,普通得像任何一个普通人。

二、诗歌和城墙

路德维希本身并不是个艺术家,他也从没创作出过流传后世的艺术作品。但他有个大多数艺术家都没有的技能——有钱。作为国王,路德维希手中可支配的资源可以捧红任何一个有才华或者没才华的艺术家。

瓦格纳是幸运的,他有路德维希这么一个崇拜者,懂得欣赏他的才华,还能为他的才华买单。

1864年继位之后,路德维希就将瓦格纳请到了巴伐利亚他自己的身边。与其说他是支持瓦格纳,毋宁说他是通过瓦格纳将自己的理想世界中的东西带到尘世。支持瓦格纳的创作是路德维希的使命,瓦格纳的作品是他生存的养料。

《路德维希二世》剧照

路德维希的另一位崇拜对象是“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是欧洲专制集权君主的象征,在路德维希看来,君王只有当成路易十四那样才算君王,君权神授,至高无上。然,路易十四已化成历史的尘埃,好在,凡尔赛宫依旧屹立于历史的长河,代替路易十四提醒人们记得那个国王说了算的集权时代。凡尔赛成了路德维希的朝圣地,他恨不得将之原模原样地复制到巴伐利亚,这也是促使路德维希不断地修建豪华的宫殿的原因之一。这样挥霍无度的行径必然会招致非议,有损他的国王形象。

然而,历史作证,不论在哪个时代,置房产都是最稳妥的投资,路德维希组织修建的宫殿至今屹立不倒,成为德国的象征,甚至消弭了纳粹德国的狰狞形象,而民族分裂与融合的那些恩怨史只能躺在史书里积灰尘。

新天鹅堡、林德霍夫宫、海伦基姆宫都是这样的产物,在现实中,他是一个几乎丢掉王国的失意国王,而在想象中,他是与路易十四把酒言欢的君主,是与希腊诸神林间漫步的“月亮王”。有崇拜的理想,有国库可以挥霍,这些都是是路德维希得以将艺术中的世界搬到现实世界中缺一不可的条件。

三、灵魂或者伴侣

政治手腕不高明的路德维希,感情世界也并不顺利。坊间盛传的暗恋表姨茜茜公主伊丽莎白的事几乎不可能发生,路德维希和伊丽莎白之间差着辈分,伊丽莎白是路德维希的父亲马克西米利安的表妹。

不过,伊丽莎白确实更能和路德维希交心,从两人在书信来往中分别以老鹰和海鸥自喻,以此可以看出两人在对自由的追求上方向是一致的。他们都是清高自傲的人,厌倦周围的环境,不想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时时想着逃离。他们之所以能互相吸引,完全是因为感受到的生活压力相似。

可惜,两个都想逃离尘世的人,是不会彼此救赎的,他们会手拉手坠入深渊。在跟路德维希谈心的那些日子,伊丽莎白的厌世情绪日益加重,两人品尝着孤寂带来的甜蜜与痛苦,与现实世界渐行渐远。1886年路德维希死后,伊丽莎白于1898年在意大利遇刺身亡。

《路德维希.诸神的黄昏》剧照

2012版《路德维希》将路德维希的感情对象重点放在宫廷侍卫理查德.霍尼希身上,某些细节相当细腻,十分符合现代人对贵族们的感情世界的想象。霍尼希无疑是崇敬路德维希的,一米九的英俊国王谁不喜欢呢?

史*载路德维希死于斯泰恩贝格湖中,有被谋*的嫌疑,就像每个童话都有个黑尾巴,实在不可爱。可能对路德维希来说,最黑暗的结局莫过于那片湖水如今成了旅游景点,他终究是没能逃过世人猎奇的目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