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常客”——肠沙门氏菌
肠沙门氏菌在冰箱里的生存力十分强大,不做*菌治理的肠沙门氏菌可在冰箱里存活3-4个月,而在-25℃的冷冻环境中则可存活10个月左右。肠沙门氏菌的传染性亦较强。2020年8月,美国疾控中心消息称肠沙门氏菌疫情波及了43个州,至少有640人感染,85人住院治疗,而来源可能是在全美销售的洋葱。
肠沙门氏菌是常见的肠道致病菌,根据国家卫计委最新的食物中毒数据统计显示,50%~60%的食物中毒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其中肠沙门氏菌感染率最高。肠沙门氏菌能够产生大量内毒素和肠毒素,从而引发多种疾病。如伤寒、胃肠炎、败血症等,通常伴随呕吐腹泻、发热畏寒、腹绞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脱水导致死亡。
“冰箱痢疾”——志贺菌
志贺菌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病原体,俗称痢疾杆菌,亦称为“冰箱痢疾”。家用冰箱的志贺菌检出率平均为8%。志贺菌主要存在于粪便中,也存在于污染物品和水果蔬菜表面,其存活期可达10~20天。
志贺菌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引起感染,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和排黏液脓血便,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
志贺菌的感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学龄前儿童和青壮年相对其他年龄段人群发病率更高。志贺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志贺菌的发生率仍高于发达国家,感染主要集中于夏、秋季,高峰期在8~9月份。
“冰箱肠炎”——耶尔森菌
耶尔森氏菌是一种引起人畜共患的以小肠结肠炎为主要疾病的致病菌。耶尔森氏菌属可分布在蔬菜、乳和乳制品、肉类、豆制品、沙拉、牡蛎、虾等食物中,如果食品被污染后,人一旦食用就可能会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临床表现则以急性胃肠炎、小肠结肠炎和败血症等为主,亦有急性阑尾炎、脑膜炎、多发性关节炎、猩红热型、黄疸型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多种临床类型。
耶尔森菌在低温中能生长,所以保存在4℃冰箱中的食品更具传染性。尤其城市里很多人感染这种细菌都是通过冷藏食物,所以医学界将之称为“冰箱肠炎”。
“冰箱毒王”——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有数据统计,发达国家每年因感染诺如病毒引发腹泻就医的5 岁以下患儿约90万人,而发展中国家每年因诺如病毒感染而住院的患儿可达1100 万人,且有21.8万人死亡。
诺如病毒发病的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诺如病毒的环境抵抗力很强,0℃-60℃的温度范围内均可存活。而我们的家用冰箱在使用时,一般都将冷藏温度设定在0℃到10℃之间。因此,诺如病毒在冰箱内壁、抽屉、隔板等表面的存活期可达2周时间,在水中则可存活2个月以上。同时,诺如病毒的复制力亦很强,一般家庭常用的酒精和免冲洗洗手液等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没有灭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