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蔬菜里的柿子椒维生素C含量超级棒,还可以直接生吃,如果能吃上100克新鲜的柿子椒,就能满足一般成年人每天维生素C需求的130%了。
所以,要想春季身体健康、远离疾病,一定要注重新鲜水果的摄入。
▶ 深色蔬菜:我们常说的深色蔬菜,就是指颜色比较深的橙色、深绿色、紫色的蔬菜,比如胡萝卜、西兰花、小白菜、油菜、紫甘蓝、紫洋葱、西红柿等。
这些蔬菜中富含β-胡萝卜素、花青素、番茄红素等抗氧化成分,能帮助人体清除自由基、抗炎、抗衰老。让你在春季里更有活力,皮肤更好。
▶ 多喝奶、多晒太阳:想要拥有好的免疫力,除了维生素C,还得有蛋白质的参与。牛奶中不仅含有优质蛋白质,也是补钙的重要途径。人们也认为,春季是适合强筋健骨的好时机。
钙摄入不足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以及骨折的风险。要想补够钙,喝奶是一个非常经济的选择。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的建议,每天喝奶需300~500毫升。
另外,冬季穿衣较多捂得太严实,皮肤见不到太阳,会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吸收,春季天气转暖,一定要多做户外运动,多晒太阳。
通常情况下,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每周两次曝露双上肢和双下肢于日光下5~30分钟,通常可以获得足够维生素D,别涂抹太多防晒霜。[3]不过,春季很多地区气温仍然较低,这比较难以做到,也可以每天补充10微克的维生素D制剂吧。
春季养肝别吃它们
民间常说:春季要养肝。要想养肝可不是只需要吃动物肝脏这么简单,“以形补形”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吃动物肝脏未必能养肝。要想养肝得适量摄入以下食物,这才是养肝的关键。
▶ 不吃发霉食物:发霉食物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很早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1类致癌物,毒性是氰化钾的10 倍,是砒霜的68 倍。[4]具有肝脏毒性,可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发霉坚果和土榨油以及储存不当的粮食、玉米、黄豆等都要小心。如果吃到有霉苦哈喇味的花生、瓜子,一定要吐掉漱漱口。
▶ 少吃高脂高糖食物:膳食中长期大量摄入高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以及高果糖的食物会增加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比如肥肉、黄油、椰子油、棕榈油、鱼子、含糖饮料等。
▶ 少饮酒或不饮酒:长期大量饮酒会损害肝脏的健康,人体通过饮酒摄入的乙醇有90%以上都需要在肝脏分解代谢,这会给肝脏带来很大的负担。
长期大量饮酒,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乙酸对肝脏有很大的损害,并能降低肝脏对某些毒物的解毒能力,导致肝脏发生病变。[5]
所以,要想保护肝脏的健康,能少喝酒就少喝,能不喝酒就别喝。
如何缓解和预防春燥?
春季容易让人“上火”,感觉有点干巴。要想缓解春燥,可以多吃些水分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芹菜、黄瓜、冬瓜、西瓜、生菜、番茄、草莓等,它们的含水量都在90%以上。还应该保证水分摄入充足,建议温和气候下,轻身体活动水平的女性每天至少喝水1500毫升,男性至少1700毫升。如果不喜欢喝白开水,可以喝柠檬水、淡茶水。
另外,要少吃含糖高的食物,口感太甜的水果也别一次吃太多。因为大量糖的摄入会增加细胞的渗透压,导致喉咙干燥,引起口腔、嗓子、牙龈等部位不适,这就会出现大家所说的“上火”症状。
除了饮食,还得注意这两点
春季养生,除了饮食上的建议,还要做到睡眠充足、注意保暖。
A.春暖花开,太适合睡觉了,“春困”也悄然而至,这是季节交换带给人的一种生理变化。应对“春困”一定要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够7~8小时,在睡眠这件事上,呼吁大家都践行“118”早睡行动,那就是尽可能晚上11点前睡觉,每天睡好8小时。[6]
B.虽然春季逐渐变暖,但气温变化反复无常,很容易受凉生病,不要着急脱下冬装,特别要注意早晚保暖。
总结:春季象征着生命的起点,人们对养生的期待也很多。那就从春季开始打好健康基石,坚持一年四季吧!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Calder PC. Nutrition and immunity: lessons for COVID-19. Eur J Clin Nutr. 2021;75(9):1309-1318. doi:10.1038/s41430-021-00949-8
[3]廖祥鹏,张增利,张红红,朱汉民,周建烈,黄琪仁,汪之顼,王亮,刘忠厚.维生素D与成年人骨骼健康应用指南(2014年标准版)[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09):1011-1030.
[4]庄振宏, 张峰, 李燕云, et al. 黄曲霉毒素致癌机理的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 2011(08):20-23.
[5]马新颖. 酒精摄入对肝脏功能及血清氧化应激因子MDA、MT含量的影响[D].华北煤炭医学院,2010.
[6]《2022中国作息报告》
作者|薛庆鑫 注册营养师
审核|程景民 山西医科大学教授,全国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专家
张 娜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
文章由“科学辟谣”(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