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课余生活,课余生活怎样安排最好

首页 > 生活常识 > 作者:YD1662024-02-03 10:02:23

随着减负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可供中小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大量的闲暇时间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学生课余生活质量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这便为教育工作者引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即如何加强学生课余文化的建设,提高学生课余生活的品位,既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做好准备,使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又为其未来的闲暇生活打好基础,使学生学会“生活”?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得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现状。

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

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有喜有忧,总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1.中小学生的课余时间越来越充裕,自主安排课余生活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但课余生活普遍缺乏明确的计划和正确的导向,部分中小学生无所事事、无所适从。

2.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内容上逐步趋于多样,但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相比仍显单调沉闷,网络已不可阻挡地融入了中小学生的生活。

3.多数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以课业为主,在“减负”呼声下,学校、教师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家长却通过各种辅导班和兴趣班给孩子“增负”。

4.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主宰者仍是老师、家长,使得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成人化、功利化倾向,不利于其创造能力的自由发展。

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归因分析

1.对中小学生课余生活及其意义缺乏足够、正确的认识

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不高,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学生、家长甚至教育工作者错误的课余生活的观念。一般学校和教师认为,学生的课余生活应由家长和学生自己去安排,学校没有必要过问。而重点学校则认为,学生闲暇时,正好可用来补课。同时,在大多数教师、家长眼里,学生的知识经验尚不成熟,没有能力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而且“一放就乱”、 “一放就野”,更何况在巨大的升学、就业压力面前也没有时间“放”。于是,为了学生、子女的美好前程及其所谓的“安全”,教育者、家长不是把学生圈在校园、家里,让他们筋疲力尽地跋涉于书山题海,就是“组织起来”,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集体活动”。这种包揽式的教育尽管看起来有条不紊,却往往是以丧失学生的主体精神和生存能力为代价的。可悲的是,我们的教育还往往以此为荣,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敬业与负责。

2.学校、家庭、社会对中小学生课余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调查显示,中小学生认为对他们的兴趣爱好及课外生活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学校,其次是书籍,再次是家庭。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课余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1)学校却相对封闭,历来在节假日实行关门政策,使得学校的活动场所不能充分利用,而社会上可供中小学生活动的设施和场所又十分有限。最为关键的是,就仅有的这些场所,还不一定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学生在课余时间无处可去,大多数学生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和电视,从而导致了中小学生课余消费内容上的失范和越轨。

(2)家庭对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形式等影响也很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大部分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父母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必然会侵蚀他们的心灵,而孩子易受暗示,自制力差,父母的行为就成了他们效仿的榜样。

(3)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还不强,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往往使那些具有一定刺激和感官愉悦性的消极社会文化成为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消费内容。

对中小学生较为不佳的课余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后,可以据此得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来改善现状。

改善课余生活质量的建议

1.转变观念,重视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

教育,必须给学生更多的空余时间。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家长,必须转变观念,破除“闲则生非”的陈旧观念,彻底抛弃以大量课外作业“填补”学生课余时间的做法,从全面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学生课余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努力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对世界产生深刻而又独到的感悟、体认、理解和把握。

2.确立合乎国情的中小学生课余生活教育目标和相应的体系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曾为从幼儿园到 12 年级的学生制定了课余生活目标,其中一些不无参考价值。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现成模式,但是我们借鉴其成功经验并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研究制定我国的课余生活教育目标,形成相应的内容体系,以指导青少年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科学地安排课余生活,是当务之急。

3.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

真正的课余生活应使学生有能力在课余时间“过一种有头脑的生活”,而不是“无所用心的生活”;真正的课余生活需要思维、智慧、灵感和创新。我们倡导学生在课余生活中玩出品位、玩出创意、玩出新见,这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对学校教育提出了符合生命节律、符合人性发展的极为苛刻的要求。其一,学校必须把课余生活教育列入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二,要加强对学生课余生活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自我规划、自我评价的能力。其三,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特别是要加大对校园物态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力度,使校园物质设施体现出文化功能,并要注意发挥学校图书资料的作用。

4.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

家庭是课余生活教育的主阵地,家长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并帮助子女科学地安排好闲暇时间。其一,家长要重视对孩子进行课余生活观念和方式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课余生活态度。其二,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的作用,并鼓励家长共同参与孩子的课余生活。

5.优化社会相关环境

首先各级政府和教育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严格审查各种传媒的宣传内容和有效控制文化出版物的发行流通,严格管理各种娱乐场所的营业对象。其次要发挥社会的正面导向功能,为中小学生创设一个优良的课余生活环境。再次要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组织,充分利用社区有利资源,开辟校外教育基地,拓展学生的审美体验空间,优化学生成长的环境,延伸学生课余生活的范围,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的人。

课余生活教育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协同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创设健康积极的课余生活氛围,找准课余生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点,把养成教育和规范教育延伸到社会和家庭,学生的课余生活就会用有序代替无序、用高尚代替平庸、用健康代替粗俗。

如何改善课余生活,课余生活怎样安排最好(1)

如何改善课余生活,课余生活怎样安排最好(2)

如何改善课余生活,课余生活怎样安排最好(3)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