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是什么意思,知行合一止于至善通俗意思

首页 > 生活服务 > 作者:YD1662025-05-14 01:12:28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是什么意思,知行合一止于至善通俗意思(1)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出的最有名的理论。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现在属浙江)人,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

知行合一:就是讲理论(知)和实践(行)要合而为一,教导大家努力吧眼前的事情做好,要做什么像什么。

止于至善:精益求精,达到最完美的地步 。

〖出处〗《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整句话的意思是: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