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代·杜甫《春望》
春望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对国家的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春天的鸟儿应该给人以愉悦,却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感时”是有感于现时的动乱,即安史之乱,“恨别”是恨有家不能回,战事不断,叛军未平,交通不畅。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因此给花和鸟都赋予人的感情,“花溅泪”、“鸟惊心”。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